中年随感!
春末夏初,阳光正好,尽管身不由己,不能游走在阳光下,不能嗅到春天里鲜花和青草的味道,但仅仅看一眼户外的阳光,心情也是明媚的!
又是一年青年节,本以为这个似乎早就和自己不相干的节日,不会让自己产生多大的触动,却还是有些情愫涌上了心头。
看着窗外的阳光,感受着从窗外吹进来的暖风,脑海里想的并不是那些已逝去的青春岁月,亦不是向往解封后的自由世界。占据大脑的竟是“中年”两个字!
许多中年人,特别是中年女人,被老人、孩子、工作所困扰着,每天忙得团团转,似乎总也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睁开眼想到的是家人的一日三餐,闭上眼想的是父母的健康现状。工作上更是日复一日,总有忙不完的事情,处理一件接着又来两件,还得见缝插针在工作的间隙,给丈夫打个电话,否则夫要之间似乎连个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家里家外的每一件事情似乎都离不开自已,生活似乎只剩下了“荷且”,再无诗和远方!
人到中年会抱怨!抱怨事情之多、之琐碎,抱怨时间不够、精力跟不上,抱怨老人孩子不懂事儿,抱怨领导同事没人情味儿……抱怨到最后,步入中年的人们,几乎都会把落脚点放在“上有老、下有小”上,似乎自己找不着自己,生活不如意的原因,皆因上有老小有小的存在。
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问一个爱抱怨的中年人:“既然觉得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那么如果让你二选其一,你愿意选择只有老还是只有小?”
被问到这个问题的中年人,几乎都会跟提问的人生气,称此问题太歹毒,并表明不管生活压力多大,老的和小的一样都不愿意失去啊!
再继续问:既然都不愿意失去,又为何要抱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人都绕不开生老病死!中年人在陪伴老人的过程中,注定是越陪越悲凉的现状。无论多么孝顺,无论多么家财万贯,老人终究会在人们的陪伴中走向衰败、走向病痛、走向死亡!
中年人做好了该做的、能做的和想做的,还得眼睁睁地看着老人离我们而去,却毫无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对生活无奈,更不得被迫考虑自己未来的养老和健康,对自己年老后的无助,有时甚至会超过对自己父母现状的不满。
如果在陪伴老人的时期,能够坦然、坦城地面对一切,将自己调整到安静、安然的状态,在老人愿意吃馒头的时候,不强行让老人吃面条;在老人不愿意做手术的时候,尊重他保守治疗的意愿;在老人想穿旧农服的时候,不哄骗老人穿新衣……
能够和老人真诚地谈论生死,能够在老人健康的时候,按老人自己的意愿去做一切子女能做的事情,让老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我想,这不仅是对老人最大的孝道,更是做子女最大的放松吧。
作为子女的中年人,若是在老人生活能自理、思维尚清斯的时候,能一切都尊重老人的意愿,其实也是给自己提供了一条很宽的路。只要满足老人自己的意愿,就不会觉得老人不听话,就不会有“战争”,中年人就不会觉得家里有“难养的老小孩儿”。把和老人斗智斗勇的时间,留下来去打理自己,不是两全其美吗?不就能少一些对“上有老”的抱怨吗?
对待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年人作为父母,若是事事、时时、处处都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学习和生活,那一定是身体累、心也累,亲子关系更紧张。
若是能让孩子自己选择学习和生活上的琐事,只要在大事情、大方向上把关、引导、督促,便会省去很多“鸡飞狗跳”的剧情,将管理孩子细琐事情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是更有利于中年生活吗?
说一千道一万,作为中年人,特别是中年女人,不管是职场女性还是全职太太,都不能将老人、孩子或者丈夫作为自己的事业,不能将一天24小时都花费在家务、家人和工作上,总得分一两个小时给自己,并且在这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做一些有意义的、属于自己的事情。
一个中年人若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找到了一件除工作、家庭之外,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的生活便不再只有“苟且”,不再觉得上有老、下有小是一种负担,不再抱怨生活只有压力而毫无乐趣。
他会把陪伴老人的经历,当作自己养老生活的一种模拟,会把教育孩子的时间,当成自己再次学习成长的契机,把生活中不太如意的事情,当成人生长途中的一些调味品。
这样的中年,将会和五月的阳光一样,耀眼却不灼热,温暖而有力量!这才是中年应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