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中午赶到食堂,虽然晚了点,用餐已经接近尾声,餐厅只有寥寥几人。不过感觉菜品挺符合我的胃口的,青椒炒豆干、蒸南瓜、红烧鱼,特别是那个炒鸡丁,黄白色的鸡丁、橙色的胡萝卜丁、翠绿的莴笋丁、红色的花生米混炒在一起,颜色鲜艳,香气扑鼻,甚是诱人。
正想舀点鸡丁,旁边一位年纪颇大的同事问了我一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有这么多鸡丁?”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疑惑地“嗯?”了一声。
同事耐心解释道:“你想想,一只鸡身上有多少肉能切成这么规则的块状?都是用人工合成的肉来做的,至于是什么东西就看你怎么想了。反正我是从来不吃。”
我这才反应过来,确实,一是鸡身上没有那么多部位能切出丁状,二是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把鸡的骨头剔除,所以只能靠人工来制造了。至于更为大块的鸡柳,自然也不用说了。想想自己还给小孩买过炸鸡柳,顿时有种罪恶感。
我放弃了鸡丁,并决定今后再也不吃鸡丁、鸡柳等食品了。
可市场上还有多少这种人工制造的食品需要我们自行甄别呢?而我们又怎么变被动为主动,关注食品安全呢?
小思:我们已经习惯被填鸭,无论是食品还是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