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043788/16a8b09de00762d0.jpg)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十六天
今天我想通过我的理解来解读从众。
别以为你很特立独行,其实你正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特意去围观了一下我的朋友圈。大多都是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打卡,什么早起,日更,学英语,跑步,微运动,分享生活,等等。你能肯定这些都是自主自愿,不受环境影响的吗?那为啥又要记录正在做的这件事呢?其实他们或者是说我自己,也受到了环境影响,因为大家都做,那么我也做啊,天天敲字到简书,并不会显得有多么的独到,高明,反而会有种“秀肌肉”的感觉,嗯,你看看我在坚持着一件事情,是不是挺棒的。
这个十一月我朋友圈涌现了一大批说同样积极向上的话,做着同样积极向上的事的人,感觉这里的人都变成了一个极近相似的一个人。不得不说,我现在对我朋友圈里出现的一切打卡,都出现了视觉疲劳。昨天我发了个消息给黑脸蛋,“太正能量的人反倒不真实” 这话有点狭隘,但是我一直都觉得是这样的,人必须要有裂缝才叫人啊。有一期《圆桌派》里蒋方舟说,迪丽热巴因为太美艳,经纪公司就给了她一个人设,吃货。迪丽热巴的粉丝都叫她胖迪。吃货算是她美丽的裂缝。
从众心理的一个好处是,不用消耗太多的心力去了解事情的真相。跟着大伙走就是了,错不了。看电影之前先看看大家的影评介绍,吃东西会光顾那些人流量较多的店铺,因为会觉得好吃点,等等
朋友圈包罗万象,我想说说另一个事,减肥
我自己瘦得如柴棍自然是不需要减肥的,但是我想说说我看到的现象。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伙伴发了公众号,里面细细碎碎地记录了些生活坑。标题直接说酵素是忽悠人的把戏。后来我认真看了我朋友圈出现过卖酵素,发的反馈图。我也发现,真正有效果的或许并不是产品本身带来的,而是群体氛围。每个人都在努力吃健康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炸。每个人都在跟自己比赛,也可以说是跟其他使用同类产品的人比赛。健身里有一句话是说,三分练,七分吃。多喝水,少久坐。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跟我说,吃完饭,喝一大杯浓茶,这样也可以瘦的。
写到这里,我想,人啊,是你相信什么你就会被什么从众化。
但是有的时候,相信的也不一定是对的。
网友评论
深度思考问题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