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的下午两点,金正昆教授来到成都图书馆开展了题目为《当代礼仪规范与有效沟通》的讲座。讲座时长1小时45分钟,没有课件、没有讲稿、没有课间休息,甚至金教授全程滴水未进。金教授学识渊博、引经据典,他所具有的视野和格局是我目前无法企及的。尽管讲座时他的话题发散、思维跳跃,但听完后认真回溯,还是可以清晰辨出他的思路。以下内容是笔者对此次讲座的复盘,不仅让自己再一次复习和思考,也便于将来查阅资料。
讲座时的金教授一、为什么要讲礼仪?
1.讲礼仪就是讲规矩
“家有家法,行有行规。”我们不要与规矩过不去。
这个规矩不是你我的规矩,而是整个国家、民族的规矩,是整个主流社会的规矩,是在社会中如何做人的规矩。如果你不会做人,别人就不跟你玩了,你就会成为孤家寡人。讲礼仪要讲合作,国家之间、长辈晚辈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等,与人合作好了,才不会两败俱伤,才不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情况。
2.讲礼仪就是讲教养
我们常常评论一个人不懂礼仪会说他“没有教养”。教养何来?“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由此可知,教养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参与。此外,特别重要的是来自于个人的读书、思考、实践。但要注意“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要与人交换、交流,在此基础上你就能了解更多。与人打交道得多了,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所以“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并且让这个过程不断反复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那么你个人就在不断进步和成长。
3.讲礼仪就是讲形象
一个人的着装打扮、言行举止、语言谈吐构成了自我的形象。这个人不仅代表了自己也展现了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唯有每个人的素质提高、形象改善,整个社会的文明形象才会提升。
“发出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好故事”,芸芸众生皆是形象的窗口。
二、如何讲礼仪?
1.礼仪在细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礼仪体现在各种细小琐碎的规则上,涉及到“衣、食、住、行、访、谈、送”等方方面面。“事事留心皆学问,处处练达即文章。”
金教授举了请客吃饭时点菜的注意事项为例,也提到了给人敬茶需要了解的细节。在礼仪培训时一定要给学员讲到“知其不为,而后有为。”除了要告诉他们具体怎么做,一定要告诉他们哪些不能做。如果没有告诉他们可选择的范围、做事的禁忌,很可能事倍功半。
2.礼仪要简洁
“大礼必简”,礼仪是为了达成合作,促进和谐,拿来用的。如果太复杂太注重形式,让老百姓如何学习,如何操作呢?所以,礼仪一定要简洁。一定以最简单的方式把内在的尊重表达出来。
3.礼仪要实用
礼,时为大。学习礼仪一定要实用,不能墨守成规,要与时俱进。“古教虽在,今人多不谈。”在此他举了古今“孝道”的变化,“大道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在今天依然适用,但我们做父母的要给予下一代足够的自由,不要过度关心。
4.礼仪要适时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知名度决定美誉度,时效性决定有效性”。礼仪既要按规矩操练,也要适时表达。我们既要埋头苦干,也要让交往对象知道我们在埋头苦干。不然升职加薪、合作机会都没有你的份。
金教授说:所谓成长就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并降低对他人要求的过程。要记住,你不是世界的中心,你不能改变他人,唯有改变自己。纵观自己30多年的历程,不断学习实践、不断调试自我,在一次次尴尬、难堪、打磨中成长,相信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就此结尾,与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