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
伍迪·艾伦(Woody Allen)曾经说,80%的成功都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那也可以说,80%的社交活动就是保持交流联系。
1.“问候联系”
迅速而随意的一声问候,方式多种多样,不受拘束。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你会发现很容易与更多的人保持联系,而且花的时间还比想象的少。
你自问过多少次“他长什么样儿来着,那个人……”或者“我认识她,只是想不起她的名字了……”,我想我们常常面对这些情况。每次我听见这些话,我都能感觉到一张关系网正在风干枯萎。
2.在人们心里留下突出的印象,需要依靠一个巧妙的小技巧:重复。
其中大主导原则就是重复:找到自己联系朋友的节奏,而且这种方法不会让你的时间安排更加紧张。
我找到一些简便办法来规范与新知旧友保持联系的行动,其中之一就是根据接触的频度建立等级系统。首先,我把朋友分为五大类。
“私交”条目下的都是好友和熟人。一般我与他们的交流很有规律,因此我不会把他们列入联系名单。我们的关系很稳固,我们谈话的时候就像每天都联系过一样。“
客户”和“准客户”一类不言自明。
“重要合作伙伴”特指业务交流密切的人。要么我们正有商业往来,要么我希望与他们建立商务关系,因为他们包括在我的“社交关系行动计划”当中。这一组是事关社交成败的重要对象。
在“渴望结交的人”一项里,我列出了我想认识的,或者只见过一眼但想发展深层关系的人(比如老板的老板和社会名流)。
3.下一步就是打印通讯总表
打印纸质资料可能显得过时了,但是我发现在连续不断的数字信息流之中,这个办法现在比以前甚至更好用了,因为你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手里那一份实实在在的东西上。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利用你正在使用的任何应用软件。
现在的问题则是,你多久联系一次名单上的人?我这个系统比较简单,你完全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改进。我会顺着总名单,挨个儿在名字旁边标上数字“1”“2”“3”。
“1”表示至少一月联系一次。这表示我与这个人交流活跃,无论他是朋友还是新的商业伙伴。对于刚建立的友谊关系,“1”一般表示需要像前面提到的那样,至少用三种交流方式巩固友情。每次与人联系时,我习惯看看他们的名字旁边简单的笔记,提醒自己上次联系他们的时间和方式。如果上个月我给一位“1”级别的“准客户”发了问候邮件,这个月我就会打电话。我还把这个类别的人放在电话簿“最常联系”那一栏。这样我就能方便快捷地找到他们了。如果乘车时有空闲时间,我会浏览“最常联系”目录,打几个电话或者发几条短信,问候一下最近没有说过话的人。
标记为“2”的一类是我要“再次联系”的人。他们要么是随和的熟人,要么是我比较了解的人。每个季度我会给他们打一个电话或者发一封邮件,同时我还会关注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更新的信息,了解他们的变化,找到能为他们提供帮忙的机会。我偶尔会向他们集体发送与我的商业有关的邮件。与其他朋友一样,他们每年都会在节假日或者生日那天收到贺卡。
标记为“3”的一类人是我还不熟悉的,因为时间和环境有限,我无法有效地联系他们。这些人都只是见过面,以前办其他事情的时候顺便认识的。我希望跟他们做朋友,至少每年用更直接的方式联系一次。他们总会给我惊喜,因为还不熟悉,他们收到贺卡或者邮件就会做出别样的回应。
收到不熟悉的人发来的信息,无论多么短,大部分人都会十分高兴,而且感到特别好奇。
对于“1”类朋友,你要每天跟进,知道与他们相关的所有信息;“2”类,每周或者每月查看一次即可;“3”类,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看一次。这些“计划”都要写进你的工作安排。
4.第三步就是把你的朋友按照不同标记分类。
总名单不久就会变得庞杂,用起来很不方便。详细的名单有利于节约时间,集中精力。你可以按照等级、地域、行业等对他们分类。
这完全可以灵活对待。如果我要飞去纽约,举个例子,我会打印一份“纽约名单”,下飞机的时候打电话给几个“1”级别的朋友。“简,你好!我来纽约了,刚下飞机就想起了你。可惜这次没时间见面,但我还是想跟你多联系。”出行前一周安排行程时,这份名单对填补日程中的空闲时光大有好处。
这几年来,我的助手已经让这个过程衔接得完美无瑕;而现代技术终于赶上来了。比如,领英具有突出的社交特征,让你能通标签筛选名单,然后可以选择给对方发邮件、打电话,或者直接在手机App里他们的个人信息条下面添加注释。
5.时间从哪里来呢?
有的是时间。我在出租车里、自己的车里,或者洗手间(只发信息)联系别人。开会开得厌烦时,我会发发邮件联系别人。我养成了保存往来邮件的习惯。一收到邮件,我就立即放进相应的类别,处理邮件的软件会记录我有没有回邮件。然后我可以直接打开文件夹回复邮件。我习惯每周末回顾总名单,查看下周的活动,根据行程方便判断应该问候哪些人。这样一来,我不断更新,整周手边都有一份可靠的联系名单。
另一个节约时间的办法就是留心你打电话的时间。这的确很滑稽,不过很多时候我打电话都是为了不去见朋友。有时候没有时间长谈,我只想打个电话问声好。我会注意记住人们打电话的习惯,如果我只想给他留个话,我会趁他们不在我附近时打过去。一大早或特别晚的时候打他们办公室的电话,往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把联系朋友这件事情融入了你的工作。有些机构甚至把这件事规定为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我听说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实践中总结出一条工作经验:新任CEO接管一家公司满一百天之后,麦肯锡公司会安排一位咨询职员给他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麦肯锡的帮助。麦肯锡公司认为,一百天足够让新任CEO觉察到公司存在的问题,但又不足以想出办法来解决。
6.针对个人的联系最重要
社交媒体和联络问候能实现这一切。对于关系亲密的伙伴,我常常“打电话表示关心”。我很想表达清楚这样的意思:“很久没跟你说话了,我想告诉你我挺想你的,你对我很重要!”这样的话可以说得更加具体详细。总而言之,这些话针对性越强越有好处。
对我的事业或商业很重要的人,我喜欢顺便给他们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注意到朋友升职了,或是这个季度经营的公司效益不错,或是生了小孩,我都会在交流过程中提供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我还喜欢给他们发一些相关的文章、简短的建议或者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小东西,让他们明白我关注着对他们意义重大的事情,我乐意帮助他们。
积极创造吧!我有一位朋友,到哪儿都给结交的朋友拍照。开完会或者出差回来,他会联系见过的人,打个招呼,顺便给他们看看照片。这是个好办法,对他很有用。还有一位朋友,他让音乐发挥了同样的作用。每当遇见新朋友,他就会问对方喜欢哪种类型的音乐。他收藏了很多数字音乐,不断扩充自己的音乐库,还很熟悉最新、最棒的音乐。他会在发送给别人的邮件里这样写:“那天很高兴遇见你。你说你喜欢爵士乐,我碰巧有一张迈尔斯·戴维斯比较珍贵的唱片。是不是很兴奋?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诉我。”
一旦结识了新朋友,不断联系可以拓展交往。这就是让你那友谊的花园生机蓬勃的最佳园艺肥料。
7.联系的主要时机: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