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个月有新闻在说,余额宝抢了银行的利润,所以面临政府打击;甚至有人说余额宝是吸血鬼,吸了银行的血。吓得我赶快把余额宝的钱提了出来,以免自己被吸血。可是余额宝和银行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来了解余额宝是什么。其实余额宝不是银行,而是一种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和银行之间的关系
要了解货币基因,我们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叫做银行间货币市场。
银行资金短缺和盈余的时候,相互之间也会借钱,叫做银行间的相互拆借,这样就形成了银行间市场。银行间货币市场有一下几个特点:
1.拆借资金量大;
2.时间短,以隔夜、三天、七天居多;
3.利率高,远远高于银行给储户的利率;
4.门槛高,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
也正因为这些特点,面对老百姓都希望储蓄有更高的收益的需求,有一个投资银行家想出了办法,设定基金,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钱,然后跨越门槛,把钱投向银行间货币市场。因为这些基金主要投向银行间货币市场,所以就叫“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不属于银行体系,所以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也不受利率管制,收入较高,可是它也需要准备一笔资金来应付用户提现。
所以,当大家都发现货币基金利率高的时候,把存款全部投入货币基金而不存在银行,银行就更缺钱,当这样的状况循环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银行存款大搬家,也叫“金融脱媒”。不过,国家一般不会坐视这种现象的发生。
货币基金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
中国货币基金的兴起要从2013年阿里推出余额宝开始。当时阿里利用支付宝的账户优势把支付转账功能和货币基金结合起来,从而为用户提供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息。余额宝有两方面的优势:
1.它绕开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监管;
2.它让我们老百姓分享了高收益的银行之间的市场利率。
货币基金一般来说都是可以次日赎回的,所以流动性接近于活期存款,但是利率高的多,几乎是银行活期存款的几倍以上,因而成为银行活期存款储蓄的强力竞争对手。而银行当然也不会任由自己的存款被吸走,于是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货币基金,在2017年6月份的时候货币基金总规模差不多达到5万亿,因为货币基金的利率远高于活期存储,这也就让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了。所以才会说余额宝是吸血鬼。可是这个吸血鬼吸的是银行的血,反哺给老百姓。
所以说,货币基金的出现让我们在投资上多了一点选择,同时也让我们获得了稍微高一点的收益率。
货币基金收益的影响因素
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跟着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当闹钱荒的时候,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会上升,当经济增速下滑,银行货币政策放水的时候,大家都不缺钱,货币基金的利率就会下降一点点。所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其实在根源上是和宏观经济调控和中央货币政策相关的。根据前面所了解到的知识我们会知道,当经济增速过快,国家想要踩刹车的时候,就会提升存款准备金率或者提升基准利率——“提准”,这个时候,市场上货币数量减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提升;反之,经济增速比较慢,国家想要稍微加加油,放点水的时候就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或者降低基准利率,这个时候,市场上货币增加,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会下降。所以,当国家放出风声要提升的时候,就赶快买进货币基金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