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作者: 淡定的老大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3:12 被阅读0次

【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上期,咱聊过武志红老师分享的一个经验性的模型,从人的“自我5个维度”来评估一个人。

可具体怎么用呢?

先说说人们通常如何识人的:

1、最常见的是个人的第一印象和个人好恶;

2、其次是凭直觉

3、再次是凭借经验的总结和观察细节

4、最后还有理论依据

那这些方法效果怎么样呢?

先说说直觉;

或者说人的第一感觉,看人的第一反应,依靠直觉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你的直觉代表的是你通过潜意识层面的分析,调动你整个人所拥有的经验和判断 ,对这人做了整体评估。

如果你刻意训练过你的直觉(或者叫“有看人的天赋”,因为天赋往往来自训练),你调动整个人的经验、感官对人做出的整体评估,会比你缓慢、理性地推理效果更好,对有些人来说,这是最管用的招儿。

直觉要命就要命在,不是每个人都有“专家般的直觉”,一般人所拥有的是“未经训练的本能反应”,这就意味着,如果你知道自己在某方面不擅长、不在行,还迷信自己的“直觉”,只会被自己的直觉坑的一脸血。

这里引用一个刘墉讲过的故事“曾太太的故事”

有个曾太太,深得大家信任,因为她总是待人大方,比如,买菜该付80给100,不用找;

而且这人还是个“投资高手”,时常找大家借钱,扩大利润,亏了算自己的,要是赚了还给大家分成,比如有一次当晚借李大妈1000元,隔夜还款1500元,500元的部分算是利息。

后来啊,曾太太开了个精品店,李大妈和黄老板调过十几万,也没多久就还了,附带惊人的高利息。

再后来啊,曾太太“无意间”透露出,她准备做个大项目,有大钱赚,没想到,“不经意间”一传十十传百,身边人纷纷来送钱捧场入股项目,这些人一边听着大家和曾太太亲口许下的利好,一边美滋滋的幻想着自己未来以股东身份赚大钱。

曾太太忙了好几个礼拜都没回来,李大妈打电话,不通,黄老板按项目说明的地址开车过去,也没看到曾提到的项目。

这些街坊邻居全傻眼,互相一对账,所有人算上悄悄私下借给她的,加起来几百万了,却没人知道曾太太的住址和真正的联系方式。

但……如果你直觉未经训练,还能保持“野兽般”的嗅觉,那是另一回事。

再说说凭个人印象和好恶

你因为认可了某个人的某方面,就把这个人整体上夸大,这人的其他问题你可以视而不见;

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某些方面,就把这个人整体上贬低。

这一个显然是最容易犯错的,不需要太多解释,相信大家自己都见过这方面吃亏的案例。

凭借经验的总结和观察细节

能用好这一条的通常是阅尽人间百态,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且见多识广的=中老年人。

他们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可以通过各种人生经验,做出总结,并且一般是针对一些自己关注的细节,譬如手或者衣着是不是干净、一些言语和行动模式的小细节等。

但要做到这一条,前提是人生阅历足够丰富,见多识广,并且善于观察、体悟和研究,人活了大半辈子积累的是足够多的智慧。

对那些并未持续成长,见识浅薄甚至与社会脱节的中老年人并不适用,一个典型现象是,多少儿女被自家父母气的想哭——父母把棺材本全交给了卖保健品/保险的推销员。

而且这样的人还不少,年纪大了,对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有着“迷之自信”,觉得自己不容易上当,只有当自己被人家当猪宰了以后,才发现自己有多自傲。

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金融难民”和“P2P雷潮”这两个关键词,这事件可离我们很近了,里头早已白骨皑皑,而苦主们还在苦苦挣扎,试图拿回一点自己的血汗钱。

最不那么常见的是凭理论依据

比如说你会尝试系统的学习一些心理学、人文社科知识,尝试着理解人是怎么一回事儿。

再比如说,你会系统了解九型人格、MBTI……等体系,让自己有理论依据,有一套模型工具对一个人做出评估。

这种最罕见。

但,出人意料的是,太过迷信这些工具的人,往往会——看不准人,这是否很奇怪?

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过度迷信这些理论依据的人,往往并未真的学懂和理解这些理论依据,他们不过是死记硬背理论模型,在生活中生搬硬套那些抽象理论,面对复杂而真实的人,难有好效果。

到底如何识人才靠谱?理论学习+直觉反应

你同时需要有理论依据和调动你的直觉。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打赢比赛”和“巅峰状态”么?

那些大牌球星们,不是凭空靠着放下意识和头脑,靠直觉和“巅峰状态”打赢比赛的,在放下意识和头脑之前,他们会非常专注地进行“刻意练习”,全然地身心合一,只是让你发挥的更好,不是让你瞬间成为超人。

这就跟人人都经历过的考试是一个道理,学渣发挥的状态再好,也不可能考出学霸级别的分数,因为他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有天花板,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和你的状态无关。

识人,也是如此,你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知识,这是你在意识层面做准备,这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基础准备,而且是越系统、越科学越好,但是到了“比赛”、“实战”的时候,可以试试放下意识和头脑,交给身体和潜意识去做。

武志红老师分享的办法:3步识别一个人(引用)

1.确保一个前提

去判断一个人,要求自己放下所有的预判,彻底交给第一时间“冒出来”的直觉。

注意,必须是“冒出来”的直觉,而不是头脑思考出来的。

2.进行一个想象

具体的做法是,看着对方的脸,想象对方这张脸,完全贴在自己的脸上,那个时候我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情感和身体感受,以及想法。

有的时候武志红老师会这样做:脱离眼前的情景,他去想想这个人。看看她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这人的表情是怎样的。这常常会和这人实际呈现的表情不同。然后再让这个想象中的表情,渐渐移动过来,贴在我的脸上,再看看武志红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觉和判断。

这个过程,必须靠第一份感觉和第一个判断。也就是说,你要的是,头脑思考前的那个直觉。

纯粹的感觉,是“我”和其他的存在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产物,所以我们就是要寻找建立关系那一刹那的感觉。

3.问自己一个问题

既然我们要的是,第一个直觉,那就必须保证这一点。所以为了保险,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份感觉产生之前,“我”还有其他感觉产生吗?

如果没有,那就是第一份感觉,就是直觉了。如果还有其他的感觉产生,那这就不是第一直觉。

譬如,你发现,在这份感觉产生前,你还有另一份感觉——啊,我好喜欢他。那你在判断人的时候,就会是个人好恶在先了。

(阅读得到——武志红心理课有感)

相关文章

  • 【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上期,咱聊过武志红老师分享的一个经验性的模型,从人的“自我5个维度”来评...

  • 如何识人

    武志红《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学习复盘。 我原来是一个特别不会识人、也很不愿意去识人很自我的人。是一个”自我疆界“很...

  • 《尊重你的感觉》

    衡量一个人,引用武志红老师识人的五个维度,分别是自我稳定性,自我灵活度,自我疆界,自我力量以及自我组织力。自我稳...

  • 11 面试官:怎样动态地识人用人-《得到大学》笔记

    脑图: 思考 本章的标题是如何动态的识人用人,它是从四个维度来进行选择的: a判断他的内驱力 b判断他的自我期望值...

  • 识人新维度

    看任何一个关于人的问题,都试着把这个问题,放到关系的框架里去思考:这个人这样做,是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他(她)...

  • 读武志红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的启发

    武志红自创的“自我的五个维度模型”,是识人和识己的一个好的工具。他认为要好更全面的认识一个人,可以从五个方面...

  • 多维度立体的识人

    对于一个不怎么熟悉的人,很多时候对ta的印象会来自于别人的口中,传言中。而这样片面的看法,反而会烙在我们心里,很难...

  • 武志红030-复盘“自我”模块

    1.-谈到自我,必然涉及:如何觉知自己,如何认识他人。 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自我的稳定性、自我的灵活度、自我的疆界...

  • 每日识一人019

  • 一个模型认识你自己

    阅读书籍《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第二章,武志红/著 作者靠一个模型即“衡量自我的五个维度”去识人,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19:自我的五个维度——如何识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z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