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评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评

作者: 失落的艺术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22:07 被阅读0次

    一、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擎教授。他将本书大致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什么是思想?什么是现代性?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古代和现代又有什么区别?作者以马克斯•韦伯对于现代性的全面和完整的祛魅阐述开篇,为我们介绍了现代性的特点,例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而这种理性造成的现代性困境体现在两个领域:个体的心理生活和共生的社会政治事物。

    第二部分,作者着眼于个人生活——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为我们依次介绍了尼采、弗洛伊德、萨特三位重要的思想家。

    对于尼采的三大命题:人生虚无,即人生下来没有意义,都是人为后天赋予的,理论虚假,即虚假的理论掩盖了人生的真相,生命强健,即通过选择主人道德而不是奴隶道德,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就像成为超人的西西弗斯那样,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对于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更是开创了精神分析学,但因其不具备证伪性,难以被科学领域所接受,但在社会人文学科领域,其理论表现出强健的生命力,影响广泛而深远。

    对于萨特,他是存在主义大师,尤其他的自由选择,积极行动理论更是为人的本质开创了新境界。萨特将物和人进行对比,用“自在”和“自为”概念对两者进行表述,从而由“虚无”推出“本质”,即:自在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而自为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而是可以变化的。因为存在先于本质,人们可以通过去模仿物,进行不断寻找本质来获得确定性。但,这又是一种徒劳的激情,所以人们又被套上了一个沉重的自由枷锁,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人要为自己的自由选择而独自承担责任(负责)。而当人能够掌握自己的生命的时候,难免会把他人当成一个客体来看待,这时他人就丧失了自己的主体性,他人就是地狱。

    第三部分,作者着眼于进入20世纪的人类的灾难,现代世界的社会政治困境,这是现代人在公共生活领域中遭遇的挑战,例如世界大战,纳粹大屠杀,911事件等,为我们分别介绍了鲍曼、阿伦特、波普尔、哈耶克、伯林、马尔库塞。对于西方三种主要政治模式及其意识形态都出现的各自的困境和危机,作者为我们介绍了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桑德尔、沃尔泽、泰勒和哈贝马斯。最后以福山和亨廷顿师徒两人对全球化的冲击为背景,文明和制度的关系的辩论而告终,到底是其学生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理论更优,还是其老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更好,结论依然悬而未决。

    二、我的感触

    1. 从萨特到泰勒,再到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诞生。

    这就要说到萨特的另一句名言了:“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是出自萨特写的一个剧本,名字叫《禁闭》。说的是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等着下地狱,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个鬼魂彼此之间不断欺骗和折磨。最后他们忽然领悟到,不用等待地狱了,他们已经身在地狱之中。地狱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永远和他人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地狱。

    “他人即地狱”,要明白这句话的真谛,还是要回到萨特的哲学思想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人能够自由地掌握自己的生命,哲学上把这叫作人的主体性。我是主体,就意味着我有主导权。那问题来了,你是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我们俩在一起的时候,到底谁是主体,谁有主导权呢?

    萨特认为,人总是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萨特举了一个例子,说你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陌生人,用眼光上下打量你,你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为什么?萨特解释道,别人注视你时,他下意识地就把你变成了他观察的客体。在这个注视中,他是主导者,你只是被他观看的物品。他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代价就是把你的主体性给否定掉,把你物化。所以,你会下意识地回避对方的注视。但你也可以反抗,他看你一眼,你就回看他一眼,用你的注视把他变成客体,从而获得了你的主体性。

    在萨特看来,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这样,总是在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即使是在爱情当中也不例外。

    但如果你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你能够解释为什么,你喜欢是有理由的:也许是因为这盏灯曾陪伴你度过无数孤独的夜晚,也许它是家人送给你的礼物,也许它是你用第一笔工资买给自己的奖励……于是你会发现,那些看似“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也是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形成的。

    所以泰勒认为,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自由选择和价值判断需要依据价值尺度,而价值尺度不可能由“自我”来发明创造,我们只能“选用”和“改造”价值尺度,这正是泰勒的社群主义观点带来的启发:个人自主性的来源不可能是“唯我论”的独白,而只能来自关系性的对话。

    在祛魅之后的现代世界,我们好像失去了任何标准,但泰勒告诉我们,意义和价值的标准依然存在,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共同背景之中。

    但现代和古代不一样,这个共同背景并不是一套清晰固定的规则或公式化教条,而是一种资源。它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为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标准提供了资源;它并没有机械地决定我们具体的生活理想和选择。正因如此,个人的选择仍然必要,对话和反思才有意义。

    本真性的理想,一方面让我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一方面要求我们不要陷入唯我论的独白,积极地介入对话和反思,这是自我通向共同背景的通道,把我们和一个更开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最终,向对话和反思开放,让自我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为什么生活“在人间”,就会形成哈贝马斯说的“主体间性”呢?他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说话。我们无论做什么,劳动工作,娱乐游戏,亲密恋爱……所有这些活动的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彼此之间说话交谈,可以用有声语言、文字、手语、符号以及身体语言等交谈。人类是语言的动物,所以人不是独白的存在,而是在人间交往对话的存在。语言交流,互相交往是我们所有行动的共同基础。

    你可能会怀疑,什么交往对话啊?语言还能用来骂人呢!

    是的,语言可以用来吵架、威胁、欺骗和污染,但也可以用来交流沟通。在这里,哈贝马斯区分了几种不同的言谈行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策略行动”,你的言谈只是要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这时候你好像在和人交流对话,但语言只是你的策略工具。这时候你使用的理性,其实就是工具理性。打赢一场诉讼案,完成一个被指派的任务,或者把意中人“追到手”,这些都是策略行动。

    但还有另一种不同类型的行动,是为了真正理解彼此而展开的对话交谈,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也可翻译成“商谈行动”或“沟通行动”。比如,我们和同事在工作之余聚餐,或者你在追求伴侣成功之后还继续谈恋爱,这些都是为了真正理解而交谈,属于交往行动。

    如果要用更通俗的方式来解说交往行动,让我们来想想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情景。比如,在大街上有路人发生争执,最后变成了吵架,这时候常常会有人出来劝说,大家不要吵,都要讲道理,好好说话。

    的确,我们和人谈话,有时候谈得好,但有时候谈得不好,甚至谈崩了。这时候为什么会有人要求“讲道理,好好说话”?因为我们有可能做到好好说话,而且我们常常希望能好好说话。

    萨特强调主体性,泰勒看到了他人的主体性,哈贝马斯则强调了主体间性。

    2.从阿伦特看真正的思考是什么?

    阿伦特为什么会说,艾希曼“匪夷所思地丧失了思考能力”呢?要知道,艾希曼当时在法庭上侃侃而谈,甚至引用康德的名言为自己辩护。他说自己是履行职责、服从法律,因为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的命令是当前法律的绝对核心”,所以他不仅是服从法律,还是让自己的意志与“法律背后的原则”相统一。这样才符合康德的哲学。

    这种口才,恐怕会让很多不善辞令的人深感自愧不如。那么,阿伦特为什么会说艾希曼“浅薄”“丧失了思考能力”呢,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阿伦特的意思,并不是说艾希曼愚蠢,或者说他是在撒谎,而是说艾希曼满嘴都是套话,让自己陷落在陈词滥调之中。他又把这些陈词滥调当成自己的盾牌和武器,用它们来抵挡现实,拒绝真正的思考和对话。艾希曼虽然能够引用康德,但在阿伦特看来,这种引用简直“令人发指而且不可理喻”,因为康德所讲的道德,恰恰与独立判断密不可分。

    这里我们就发现,阿伦特说的思考能力,实际上是积极思考、获得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依靠这种思维品质才能摆脱套话和陈词滥调,对是非对错做出自己的判断。

    3.从哈耶克看,自发秩序是如何发生的?和涌现是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有许多规则,规则组合构成了社会秩序。那么规则和秩序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人认为,这都是人类有意识地设计和创造出来的,换句话说,社会秩序是人类理性的造物。但是,哈耶克反对这种观点。他说,除了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之外,还存在自然生成的规则、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哈耶克把这种秩序叫作自发秩序。

    哈耶克说,并非如此,把法律当成完全人为设计的产物,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他指出,在法律能够被成文表达出来之前,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成文的规范,比如“欠债要还钱”“伤害要赔偿”等。而立法者的工作首先就是把已经自发形成的规则表达为规范而明确的法律文本。当然,司法实践会对原有的规则做出加工、改造和完善,但不会重新去系统性地设计整个法律规则。英国的普通法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通过这种自发秩序,是否可以看出,我们人类有共同性,或者说正是通过人类这种相似性为基础才组成了社会。人类有人类的相似性,蚂蚁有蚂蚁的相似性,这是自然的属性。

    4. 从波普尔为科学正名——批判理性主义。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归纳法不可靠,那怎么解释科学知识的成长机制呢?难道要把被反复验证过的科学知识全部推翻吗?

    波普尔提出了一个解释方案,妥善处理了这个麻烦。波普尔说,传统观点认为,科学发现是靠归纳,就是观察事实一归纳理论一证实理论。其实并非如此,科学发现的逻辑应该是这样:先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理论猜想,再用事实证据来检测这个猜想。如果检测和猜想相符,就保留这个猜想。如果一直没有反面的证据,就一直维持这个猜想的暂时有效性。如果出现了反面的证据,我们就放弃这个猜想,构想新的理论,进入下一轮检测。科学发展就是一个猜想与反驳的不断试错的过程。

    这样,波普尔就重新定义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用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用“问题—猜想—反驳”的“试错机制”代替“观察—归纳—证实”的“实证机制”,这就对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解释。

    这也意味着,科学无法达到绝对真理。很简单,如果一个理论始终都没有被证伪,能不能说它就是真理了呢?不能。因为没有人能保证未来不会遇到反例,不会遇到那只黑天鹅。所以,就算某个理论猜想碰巧是永恒正确的,我们也无法确认这一点,因为未来有待检验的案例是无限的。在这个意义上,科学永远只能获得暂时的正确性,这就是“不彻底的正确”的深层含义。

    波普尔就这样改变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理论不是真理的代名词,只是一些尚未被证伪的假设。

    三、本书特色

    逻辑清晰,深入浅出

    四、我的看法

    这本书花了两天时间翻完了一遍,深入浅出,和那本《哲学家都干了什么?》风格很像,两本都适合20左右的大学生看看。

    总体来说,喜欢韦伯,阿伦特,马尔库塞,哈贝马斯这4位。好了,果然,我还是喜欢法兰克福学派多点。

    然后发现女性真的心思很细腻啊,阿伦特是作者唯一选的女性学者。女性对事物现象的敏感度,思想深度真的往往比男性高。想想霍妮写的书,每一句话就像一根针扎进入了人的体内,很疼,真的很疼,没有点忍耐性,真的看不下去。(可参考霍妮写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没想到主体间性在哈贝马斯这里发扬光大了,但这本书竟然没有提拉康,我是不同意的,是的,竟然连他的名字都没提啊,都花一章介绍弗洛伊德了,而且提到主体间性,作者不得提一句胡塞尔?写存在主义的萨特那么多,现象学可是存在主义的鼻祖。虽说这本书还可以打磨打磨,但写出这个程度,该书已经难掩其光辉。看完这本书,想看一下有关哈贝马斯的书,或者看一下导读哈贝马斯思想的书,例如《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该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书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aj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