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最近读过的一本书——《影响力》(经典版),这是影响力教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经典著作,是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向股东推荐的唯一书目。
这本书揭示了一个司空见惯却又容易忽略的现象:
为什么有些人更具影响力,能顺利的说服别人,以及相应的,为什么我们总是被说动,甚至上当受骗。
这本书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案例,解析了我们被轻易影响、左右行动背后的原理。
同时也给出了应对举措,教我们如何武装自己,对于循循善诱的商业套路说不,积极正面地影响他人。
概括起来,本书总结出人们容易冲动化、无意识顺从他人的6个影响力原理,分别是:
01
互惠——给予,索取,再索取
给人们一些好处,就能触发亏欠感,产生缓解亏欠感的行为,从而完成不公平的交换。
街头营销送小礼物,产品新品体验装,都是使用了这个套路。
怎么应对呢?
可以一上来拒绝,不过这样容易错过对我们真正有利的事。
所以也要注意区别是真心帮助我们还是另有所图,如果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对我们有利,那就不妨接受。
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有损我们的利益,那就置之不理。
02
承诺和一致——脑子里的怪物
人人都想言行一致,而且是前后一致,所以一旦做出选择、选定立场,就会产生按照承诺去做的内在和外在的压力,迫使我们坚定自己的选择,完成承诺之事。
书面声明,公开声明,严苛而繁琐的加入程序,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自己的计划,等等现象,背后都是这个原理的作用。
对此,我们可以在做出决定、选择前,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现在所做的选择,是自己真实的想法吗?会不会是一个被影响过的借口?如果时间倒流,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吗?
一旦提出这些关键问题,我们的大脑就能清醒地去判断形势。
03
社会认同——我们就是真理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尤其是在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上,或者某个特定情境如何行动上,我们更是学习仿照他人。
这种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方式,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甚至会被虚假的形势骗过,比如情景喜剧中哈哈大笑的背景音,让很多人不自觉的跟着笑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自己不确定、不清楚状况的时候,倾向于认为别人是正确的。
而当整个状况不确定、不清晰的时候,人们会陷入「多元无知」情境,其实大家都不了解实情,却又都观察和模仿别人所作所为。
这提醒我们,要认真观察形势,特别是甄别那些伪造的证据,错误的信号,避免自己无意识的从众,成为乌合之众的一份子。
04
喜好——友好的窃贼
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人,我们都喜欢好看、有魅力,跟自己相似的人,而且还会爱屋及乌,但这容易为商家、他人所利用。
比如,商家借助外在形象增加身份认同,形成粉丝群体增进群体感情,利用明星代言让明星粉丝乐于接纳某款产品,等等。
怎么避免被套路呢?
那就要在做出顺从决定前,把提出请求的人和请求本身区分开来,把交易者和交易本身区分开来,划清界限后,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05
权威——教化下的敬重
人是群体动物,倾向于服从权威,而且意识到服从权威有好处的话,更容易不假思索的服从。
可是,这等于放弃了自己的理性分析和选择,如果权威的观点、决定没有问题还好,如果有问题,那我们自己也就走进了坑里。
想想网络上各种专家建议、专家指出,尤其是商家搬出专家指导意见,等等。
权威人物要发挥影响力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才好呢?需要问自己:
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把注意力放在他权威的资格,以及他的资格跟当下涉及的主题是否有关上。
假如遇到的是实打实的专家,在顺从其权威的影响力之前,我们还要问自己:
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也就是说,想一想当下情境中,专家是否诚实的告诉我们所有信息,以及他的说法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
06
稀缺——数量少的说了算
物以稀为贵,东西越少,价值越高。
不仅如此,失去的恐惧比获得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而且,参与竞争稀缺资源,渴望拥有众人争抢的东西,有着强大的刺激性,激发人们做出不假思索的选择和行动。
想想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时间有限、过期停止,年度优惠、仅此一次,是不是让人瞬间有了买它的冲动,恨不得立刻将其收入囊中。
怎么才能不被稀缺所左右呢?
这就要在面对稀缺压力的时候,考虑一下自己究竟想从中收获什么,是商品的功能及体验,还是单纯的占有的快乐?
此外,我们需要记住的是:
稀缺的物品,并不会因为自身的稀缺,而具有更好的实用价值。
所以在下单前,要想清楚,是为它的稀缺性付费还是功能性付费。
这就是影响力的6个原理,在本书的最新版中,作者按照目的导向,把这6个原理,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用来培养友好关系的,包括喜好原理、互惠原理。
第二类,是减少不确定性,让人们更容易顺从的,包括权威原理和社会认同原理。
第三类,是用来激发行动的,包括承诺一致原理、稀缺原理。
另外,在培养友好关系的类别中,增加了一个联盟原理。
这样的分类和设定,让《影响力》这本书的体系与时俱进,也变得更加完备。
07
接下来分享一点个人的读书感想。
人们总想走捷径,少花费心思去判断,节省力气去筛选。
特别是在商品极大丰富、事务接踵而至的当代,人们留给思考、选择的时间精力少之又少。
所以,之所以经常不知不觉间被影响,也反映出人们面对海量信息时,试图减少筛选和选择的成本,降低不确定带来的风险。
就像是设定好的自动化程序一般,只要出现影响力的触发条件,我们的行为就开始自动运行,而且是在大脑反应过来之前,身体已经快速行动。
这有利,能从选择中节省出很多时间精力,把它们用到更加重要的事情上。
同时也意味着,一旦被他人的影响力误导,我们轻则浪费了本想节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重则损失了宝贵的注意力,做出了错误的工作、生活选择,走上了人生的弯路。
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理解影响力原理的作用机制,让自己保持警醒、擦亮眼睛,少被套路、不被套路,做出正确选择。
让我们的决定,不是建立在他人刻意的影响之上,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然了,如果我们自己拥有了影响他人的可能,那更应谨慎使用影响力原理,坚持带给人正向积极的影响,不浪费他人宝贵的时间、资源和注意力。
以上内容,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