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教授一走进会场,就带给我一些冲击。一是他的年龄超出了我的想象,印象中的教授几乎是满头银发,他却那么年轻。二是他的穿着令我惊讶,深蓝色衬衣短袖加黑白条纹大裤头,锃亮的皮鞋配灰色长筒袜。这样年轻、潮流的教授,刷新了我对教授这个角色的认知。
当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老师还在纠结能不能在培训的场合穿短裤的时候,给我们讲课的穿着大裤头的大学教授竟然出现在台上。那一刻,我瞬间顿悟,哪有什么应该不应该?你可以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大胆、自由地表达你自己。我们被困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多久了?我们被僵化的思维模式束缚,用单向的思维去理解这个多元的社会。所以,我们痛苦、担忧、焦虑,继而陷入无望的困境。不是环境困住了我们,而是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我们举步维艰。
赵教授梳理了大学生面临的常见问题:缺乏主动性、缺乏梦想、心理素质差、沟通能力弱。他把自己在学校的见闻讲给我们,和我们一起探讨基础教育的发力点。他始终没有给我们答案,因为那些复杂的问题,谁都没有答案。真正的答案,在每一个真实发生的教育故事里,在每一个人的探索里。
赵教授说自己不在意学生发表了多少科研作品,他更在意的是学生本人的处境和感受。我们的教育,不能看不见人。人工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的获取轻而易举,剩下的便是人的问题。人,是最复杂,也是最容易被打动的生物体。只要你始终关注人,人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和偏差。
赵教授的真诚打动了我,他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许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但我们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我们能为基础教育做点什么?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在做出改变。
讲座结束之前,我就在想结束时我要和赵教授合影、加微信。但是我有点犹豫,我怕被拒绝。如果是以前的我,我会一直犹豫下去,知道教授离开,然后我开始后悔,甚至自责。今天,我勇敢地走向讲台,向赵老师表达了我的心愿。那时,我已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我是平静的,因为我能承受被拒绝的后果。所以,我不害怕。我的想法是要争取一下,不留遗憾。让我意外的是,赵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那一刻,我有了一种被看见的满足感。
有了什么想法,就要勇敢去行动。不要用已有的经验去预测没有发生的事情,更不要活在自己固有的认知里。这一次经历对于我来说很重要,因为与之前相比,我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我愿意去尝试、去挑战,我不害怕失败。这样的思维模式可以迁移到其它任何场景里,做好成功与失败的准备,勇敢去表达、去争取。成了,皆大欢喜;不成,不留遗憾。
下午sandy老师的心理赋能课程,让我体验到了游戏教学的乐趣。如果我们的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感、体验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均要发生改变,才能与时代同行。如果我们在用三十年前的方式教现在的学生去适应三十年后的社会,那么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画出你的情绪,让我意识到也许你看到的事实并非全部的事实或者真实的事实。一副画作,你所看到的东西有时候与画者所要表达的东西恰恰是截然相反的。你需要去理解、去求证,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视角去评判,去定义。我们不要活在被自己定义的世界,也不要去定义别人的世界。人生,是一个不断好奇、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的过程,不要急于下结论。
思考老师以喜剧的方式让我们找到松弛感,人生就是play,不要那么紧绷。用力过猛,反而事与愿违。允许自己犯错,也允许别人犯错,人是在错误中成长的。要及时从错误中走出来,不要在错误中沦陷,那是一种消耗。人生如戏,你以什么样的心情打开这个剧本很重要。
卫江老师的正念课让我体会到了身心灵在场的重要性,当你用心去感受食物的时候,吃饭便成了一个美的享受。当你一边看手机,一边机械地往嘴里送食物的时候,吃饭对于你来说就是在完成一个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享受美食与机械地完任务,显然会带给你不同的体验。做好你正在做的事情,恰当地表达自己,专注地倾听他人,过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才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情绪、想法,学会自我关怀,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去照顾与我们相关的每一个人。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如何去照顾他人?这也是火柴公益的初衷,让老师们感受到被看见、被关照,他们才能去看见和关照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只有教室里的学生好了,未来的社会才会充满善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