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何青,一手码字,一手带娃的80后宝妈
感谢你的陪伴,这是我的第53篇文章
2020.06.05 话题:心理边界
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
有些孩子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对别的同学好,一旦别人不领情,孩子就会特别受伤;
接到朋友的电话,无论上课下课,都会冒着手机被没收的风险,在线陪聊;
总是觉得自己说了什么不重要,另外同学会怎么想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好为人师,有人找你倾诉的时候,觉着或多或少得给点建议,以爱的名义毁掉你
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心理边界出了问题。
1、心理边界是知道:你是你,我是我
心里边界也叫个人边界,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在有心理界限的情况下,我们会知道什么是可以去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同时,当他人越过这条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找到如何处理。
一座房子,要有私人空间,也有开放空间,一个独立的人,既要受得住寂寞,也要有可以尬聊的朋友。但是,边界不清的人,容易把意志强加于他人身上,把“我觉得”当做“你觉得”;边界不清的人,面对他人的恶意攻击,也只会选择忍耐和顺从。
最近两个星期,一直接到同一个学生家长的电话,电话那头是万般焦虑的口气“老师,我女儿一家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肯吃饭,问她原因,一开口就大哭,但是什么也不说,我猜是和同学闹矛盾了。老师,你帮我和其他同学们说说,叫他们要友好相处“。
还是这个家长,她说“昨天,我们家F收到同学发来的微信,要帮买4杯珍珠奶茶,她连药都不吃了,急急忙忙就买了奶茶回学校了。昨天不是雨大嘛,手滑奶茶掉了一地,我们家女儿老实,就自己把破掉的奶茶喝掉了,把钱退给了同学……”
作为父母,孩子遇到青春期同伴问题,着急是必然的,但是,她不信任孩子可以处理人际关系,时时刻刻为孩子的情绪困扰牵着鼻子走,事实上,面对如上情形,正确的做法是:不插手,不越位,在孩子遇到苦难的时候实施提供引导,仅此而已。
心理边界就是这样,清晰自己的边界,做自己该做的事,这才是对对方最大的尊重。
2、有边界才有自由
前两天去买早餐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女。女孩两手双肩空空,妈妈肩上书包,手拿雨伞水杯,外加一个大大的帆布袋;入座不久,汤汁撒在了女孩身上,妈妈再次代劳,替女儿擦拭干净,当发现可能要迟到了,妈妈又开始不停地催促女儿赶紧吃早餐。
尽管,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入侵也是“在乎”,是“爱”,只是太迫切了没有用对方法,但是如果孩子无法接住这份爱,很可能艰于呼吸,这位妈妈不断地以爱的名义越界了。
有边界才有自由。
我小时候喜欢画画,总能把一幅画临摹得惟妙惟肖,但却很困惑“创作”是什么,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凭空画出什么来。
我也喜欢看书,总是依照规则去判断书的好坏,比如出版社就是条件之一,去临摹思想,却很难有自己的观点。
我一直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也一直想要找到答案——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和周围有一层真空地带隔着,不真实。
现在看来,也许这层“真空地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吧。因为不能自主地隔离出边界来,就“被动”地让自己不受侵犯。虽然“混混沌沌”,却使自我能够得到保全。
3、人间值得,你有权利拒绝,一直都有
白天一个同事找我聊天,我内心的声音是: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边界被TZ入侵了,Z总是告诉我,同事中,只告诉过我她家里的事情。但是,从一开始,我的身体和心理不喜欢和她以这样的方式相处,却无法打断她,因为我觉得如果我说了,有点辜负到她的好意了。
终于,我还是突破了那个糟糕的时刻,重新将边界建设起来,将Z至于边界之外了,以前总觉得,相互坦诚才能沟通顺畅,现在渐渐明白,在边界之外的沟通,看似双方的距离近了,但是却让人很不舒服。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3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情!
那么,你不妨对自己说: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孩子的事交给孩子,相信他可以为自己负责。
3、每一个父母都值得拥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来关爱和维护自己的身心的健康
如此而已。
#福利时间#
免费加入父母成长营:欢迎你转发这样的好内容到朋友圈,并发送截图给我,可以邀请你一起来参加我们每天都有育儿和个人成长干货分享的#父母成长营#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