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作者: 沈老师香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9-30 20:57 被阅读0次

上次讲的澡豆,明清时逐渐被香皂替代。有诗云:“皂之佳者,一浴之后,香气经日不散”。那我们来看看怎么做出来的。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本草纲目》上记载:肥皂荚生高山中,结荚长三、四寸,状如云实之荚,而肥浓多肉。……十月釆荚煮熟,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丸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腻润,胜于皂荚也!若在制作过程中加入茉莉花或茉莉花露调配成“茉莉花香皂”,加玫瑰花或玫瑰花露配成“玫瑰花香皂”。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清宫里头的肥皂,在传统配方的基础上,加了一些中药,这种应该归入药皂的范畴了。药效当然也很突出,改善皮肤营养、延缓皮肤衰老、润肌护肤,对皮肤瘙痒或慢性皮炎也有一定防治作用。在那本《老佛爷用药底簿》中记载了一些香皂的配方!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更有意思的事,从出土的明代文物中,有一宫廷用的金肥皂盒,竟然跟现代肥皂盒极其相似。也分内外两层,内层底有孔,皂水可通过底孔流到外层套盒中去。据当时刚出土时,盒内仍然放着一块变黑了的圆形香皂。看来有时我们太小看我们的祖宗了。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到了民国,香皂的广告都可上报纸头条了,是否还是象原来那样,按古方配伍来做,就不得而知,但香在古人沐浴中的应用,真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关文章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上次讲的澡豆,明清时逐渐被香皂替代。有诗云:“皂之佳者,一浴之后,香气经日不散”。那我们来看看怎么做出来的。 《本...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一>

    香,讲香,绕不开的一个话题,西方的香水和精油。据一些资料记载,早期的香水和精油都是从植物中萃取,至少是天然的,有时...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二>

    上回讲到东西方用香文化之差距,其中也提到了西方香水,那有人就会问,那中国人历史上就没用过香水?当然用过,只不过比较...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一>

    香,飄渺也、芬芳也、沁人心脾也,这倒不是一句套话,而是有其中医根据,下次可以为大家详述。香总被现代人定性应该使用在...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六>

    香除了香身之外,还有一些现代人看来应该算时尚的习惯。西方的箭牌口香糖还没传来中国前,近代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消除口气的...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五>

    香的功用,除了上回提到用香囊香身外,还可用香炉来熏衣服,让衣服长时间保留香气。若是官员上朝前,必在家熏香,这样满身...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五>

    香在古代生活中应用,就象它的香气,逐渐渗透到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厨房,做菜用的调料,几乎都是香药。现在太常见,价格也...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七﹥

    上回我们讲到“铅华”一词,出自古代女性早期化汝品。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类是追求进步的,小小化妆品也不例外。 铅粉(...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六>

    无数次文人笔下出现的词语,如“洗却铅华”,过去不知道其真正出处,为什么这么称呼,直到研究香以后才稍稍明白。原来铅华...

  • 《香语》沈老师讲故事<三>

    香囊在汉代,常常被系在肘后,在后来的诗句中,还能找到踪迹。“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繁钦《定情诗》。当然头一篇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香语》沈老师讲故事<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hg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