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通俗读物《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每天约1时的时间,写一些想法,做一些笔记,竟读了半月之久。目前为止,类似这样的心理学读物读过多本,在读的时候,觉得特别治愈。读完,信誓旦旦,有一种解脱感,心里笃定,只要按照书中方法行事,定能让自己的许多问题得到解释和解决,然而,事实却证明,这是一种高估,既是对自己行动力和情绪调节易度的高估,也是对心理学功效的高估。这后一种意思倒不是认为心理学不可能像人们宣称的那样神奇,能治愈与个体自我相关的一切问题,而是认为仅仅依赖外在于人的心理学,人无法完成“自我救赎”。
最近一直在听《红楼梦》,不禁想举一个例子,垂涎王熙凤的贾瑞得到跛脚道人的宝镜,本可以救回一命,但无奈,神仙把救命的法子送到他手里,他自己却无法握住,任由自己欲火中烧,烧灭了最后的一线希望。如果他能领会道人一点点警醒,能自己有一点点觉悟,就不至于连神仙都救不了他。他是一个失败的“自我救赎”的例子。这让我想到自己,如果一直想依赖心理学来疗愈自我所谓的“创伤”,而真正的“自我”却被牵着走,可能就会一直像现在这样,不管看了多少页“药方”,一次治了头痛,一次医了脚痛,下一次可能小腹疼痛或者后背疼痛,又需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总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回到前一种“高估”,让其变得符合实际,慢慢增强自己的行动力,记录情绪调节、情感波动转而平静的成功经历,让心理学能在自我认知过程中真正发挥辅助作用,让自我掌控它,而不是随它时而处于边缘、时而居于主导,处于飘忽不定的状态。
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借鉴最近聆听的一场来自一位老师的读书分享,我计划的第一步是:不能像以前那样让读过的书白读,要让那些打动自己、触动自己、惊醒自己的知识由概念转变为行动,由他人的变成自己的,摒弃“为了读而读”,而是“为学而读”再到“为用而读”,逐渐建立成系统或成体系的领域知识,首先即从《心流》这本书开始。在这本书中,有哪些部分是让我读到点头称赞的,又有哪些是让我觉得耳目一新的,还有哪些是觉得必须践行不可,哪些又是可以暂时舍弃的?围绕着这些问题,对照目录,绘制本书的知识图谱,这张导图不只是在电脑里,它必须被放入活动的“大脑抽屉”,在需要的时候,能在特定的位置搜索出来。以下且以第一章为例做一个说明,第一次尝试,日后再有修改、变化是绝对可能的。
第一章目录如下,按照此目录提出问题清单。这些问题既是以原目录为依据提出的,也有自己生发出的其他疑问。带着这些问题阅读章节内容。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我常常难以时刻把握清单中的问题,而是沉浸于作者的叙述中。因此,不免一个章节看上数回才行。最后,通读了第一章,我记录的知识层面的内容包括如下。不过,这仍旧不是自己的东西。
第一章目录 问题清单 第一章 总结在这一本书当中,有多少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呢,还不得而知。即使真理也有适用范围,没有经过自己的运用、验证的东西是否能够对它的某位读者产生真正的效用有待读者考量。不过,如果已经产出的知识都要这么学,只怕很艰难也没有条件。因此,初步想法是一方面积累理论,另一方面将与自身联系密切之处实行或验证。证实之处必定印象深刻,自然记在心中;如有证伪之处,便是改变认知体系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