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屋子里漆黑一片,只有一明一暗的一点火光,说明屋子里还有一个人存在。那是阿明在一口一口吸烟。
阿明今年48岁,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上班,大儿子在距离家600多公里的城市上班,小儿子年前去了伊拉克一座油田上。女儿大学也已经毕业,学的中医,今年是考研的第三年,好像大学毕业就是为了考研。也问过她研究生毕业了呢?她只说,毕业了再说。
这注定是一个难忘的夜晚,也是阿明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他想了很多,想到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也想到自己这三个孩子的成长,好像一切都是突然之间的事。长大一瞬间,孩子们的长大也是一瞬间。
他又想起了晚饭后的一幕。大儿子春节回来过年,每天不是睡觉就是躺在床上打游戏,吃饭的时候才出来见人。他实在看不下去,说话就重了些,没想到大儿子敢冲着老子喊。他气不过,抬起手就打了过去,没想到儿子抬手一挡,反倒让自己险些摔倒。或许是觉得有些过分了,儿子脸色一下呆了,一米八几的个子,站在那儿不知所措。
儿子回屋后,阿明坐在沙发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儿子真的长大了,再也不是小时候张嘴就能骂,抬手就能打的那个毛孩子了。刚刚儿子那一胳膊,隔得他生疼,当时心里真是有点怕儿子了。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阿明正上初三,因为老师一次不公平的批评,自己背上书包、搬着凳子就回家了。父亲见他搬着凳子回来,就黑着脸问他咋了?他说不想上了,父亲二话不说,抄起竖在墙根的一根扫帚就挥了过去。他不躲不闪,硬生生接下了这一下子。这个举动无疑是火上浇油,父亲干脆拽过他,摁到墙上就是一顿胖揍。直到打得自己没劲了,父亲才停手,阿明却愣是一声没叫疼。
后来,父亲给阿明说到那一次打他,也很后悔。不过,也是从那一次开始,父亲才真正把他当成一个大人看待。
阿明十九岁就在县城上班了,虽然在同龄人当中不算最早的,可同村的他们都是去工地上搬砖和泥,也有的是在家里帮大人干农活,只有他是父亲托关系在县城当了一名在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的“协警”,当地人也叫“马路橛子”。穿上警服的那一刻,阿明别提多神气了。他就想着啥时候批评他的那位老师从这十字街过,他一定给他拦下来,好好难为难为他。
转眼就快三十年了,自己也快五十岁的人了。自从前两年父亲得了中风,腿脚不方便,舌头也不灵便之后,阿明才突然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
这会儿,阿明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吸着烟,细致地分析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他的神色越发凝重了。尽管旁边没有人,就算是有,在这黑夜里旁人也看不出来。
阿明清楚,与村里的同龄人相比,他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父亲从小把一切都给他安排设计好了,包括工作,包括结婚,就连生了第一胎儿子之后再办婚礼,然后和第二胎女儿一起报双胞胎户口都给安排好了,后来又催促他要了第三胎,也就是小儿子。按照父亲的话说,就是家里孩子多就是好,人多力量大嘛!
就这样,不知不觉三个孩子就长大成人了,就大学毕业了。好像这一路走来,他都没怎么操心。可不是嘛!有父亲在,三个孩子也的确用不上他操心。
这一切的改变就是从父亲做腰椎间盘手术第二天,并发中风开始,再到后来出院后腿脚受了影响,说话也不如以前利索了。就连脑子也没有原来好使了。后来,话也少了,人也呆了,越发耍起孩子脾气来了。
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阿明开始把心思用在关心父亲身上,每周都大兜小兜地回老家。同时,他也开始从父亲手里接过当家人的接力棒,开始过问三个孩子的生活、前程。
这不,自己今天也经历了当年父亲经历的那一幕,儿子也长大了,是时候找他好好谈谈了,再动手打他是不行了。说白了,孩子大了,当老子的还是要依靠他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