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句频繁引用原文的句子,来形容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中国式的情与爱》一书:
“对感情的信心,就是对世界的信心。心中有美好坚韧感情的人,也终将构建一个美好的世界。”
书中通过解剖恋爱、爱情、婚姻、家庭到养育的各种中国式问题,让已婚的夫妇和单身男女透过表象看清幸福的真相,活出自我。
01 好的爱情:彼此相爱,相互扶持
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影响,“男主外女主内”是许多中国人默认相处的模式。
男人从小到大就被赋予巨大的期待和责任。长大后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不可以喊苦落泪,不能退缩迷茫,要坚强勇敢,要顶天立地,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这也给当代的成年男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负担,有泪不敢轻弹,有苦不能诉说,默默承受着房贷、车贷、工作、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男人不是不苦,只是未到伤心处。男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当今时代的许多女性,既有独立自主的追求,又不可避免地有依附男人的心理。
认为伴侣就应该对自己百依百顺,经常通过“作”来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发信息要及时回,打电话要立刻接听,需要时要马上现身……
奉行“你的钱就是我的钱,我的钱还是我的钱”原则,希望伴侣能完全承担家庭的责任,自己只需“买买买”和“美美美”就行。
书中讲到“公主心理”和“女王心理”的女性,往往会把男生逼成“奴隶”,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
或许最好的爱情不是你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而是你很好,我也不差,彼此深爱,相互扶持!
02 好的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处于首位
在中国“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次序,90% 的中国人都搞错了。”
受“重男轻女”、“三妻四妾”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中国妈妈会有“有子足矣”的心理,会把孩子放在首位,往往会忽略自己的丈夫。
这就造成了书中所说的“妈妈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个爱的人”的现象。
也正因为大多数父亲忙着赚钱养家,很少有时间在家陪伴孩子,就容易造成“丧偶式的家庭”、“缺席的父亲”等现象。
因此,就会有“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敌人”的心理,孩子会认为父亲是来跟自己“抢”妈妈的。
在这种错位的关系顺序中,爸爸就会被排挤在外,认为自己在家里毫无地位和尊严,就会想逃离这个家庭,轻易出轨。
心理学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夫妻关系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在所有关系的排序里,应该把夫妻关系列在家庭第一顺位。
要想拥有好的家庭关系,就要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
恩爱的父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会让孩子更相信爱和善良。
就像日本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
“和睦的夫妻关系和愉快的家庭氛围,才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人生财富,这笔财富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03 好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学会放手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道:
“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爱孩子,就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成长。
当今中国社会,许多婆婆由于缺少丈夫的疼爱,或者把家庭关系的顺序搞乱了,就舍不得对自己的孩子放手。
即使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还把儿子当做三岁的小孩来照顾,吃喝拉撒都要关心,家里的大事小事也包揽了。
这种没有边界的母爱,产生了许多“妈宝男”,也造成了许多婆媳矛盾。
咨询师荣伟玲曾说过:“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如果不懂分离,那么,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粘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为爱放弃如影随形。
好的亲子关系,必然是有边界的,适当的距离,适当地放手,会让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深厚。
04 无论单身与否,要成为你自己
近年来,结婚率越来越低,单身率却逐年上升,2018年“中国超2亿单身”的话题就曾上过热搜。
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厌婚”、“恐婚”的思想,认为爱情是奢侈品,可遇不可求,虽然相信人世间还会有爱情,但不会是自己。
单身的原因或许有多种多样,但作者武志红认为“想嫁的都嫁了,想结婚的都结婚了;没有结婚的,都是不太敢投入到亲密关系中的女性”,和优秀没有直接关系。”
要想投入到亲密关系,就必须先成为你自己。
首先,要接纳包容自己,治愈受伤的自己。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原谅自己犯过的错误,用心怀抱曾经难过受伤的自己。
其次,做自己想做的事,聆听内心的声音,不被外界的声音轻易影响自己。
开心了就笑,难过了就哭,不压抑自己的个性,以自己的感受为中心构建自我,活出自我。
无论单身与否,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保持自我觉知,勇于面对生活,坚持成长。
这样,你就会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