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一下抖音等短视频APP流行的Vlog拍法,简单学了一下,感觉很好。
学的时候是一点点一步步学的,学会了再进入下一步。
我不经常玩手机,对现在年轻人玩的短视频Vlog更是没啥研究。当我第一次看这个教学视频时,感觉好复杂,会产生逃避心理。
当拆分成一段一段来学习,逃避心理就会减轻,甚至感觉很有趣。
这个学习过程让我联想到了以前读过的一本书——《微习惯》。
道理是很简单,但真不一定谁都会。
我们都知道《微习惯》这本书,作者强调把大计划大目标拆解成微小目标。
拿运动来说,大家都知道适量运动好处多多,但就是不容易坚持,健身卡办了,去几次就不去了。据说办卡后能坚持去健身房锻炼的人只占1%,健身房就是靠剩下的那99%三分钟热血的人养活着,他们只办卡,不锻炼。
那书中教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比如你想每天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跑10公里……
当这些目标在你脑海出现的那一刻,你就会感觉到压力袭来是不是?如果看看自己面部表情,说不定是苦瓜脸。
那你就把这个目标变成每天做1个俯卧撑、1个仰卧起坐、跑1公里。
扎克伯格:每天1英里这样就不会感觉有压力了吧?
日复一日,你的大脑和身体就会接受这些动作,你不断重复这些简单的动作,大脑会认为你喜欢这么干,它就会帮你记下来,让你毫不费力一直做下去,大脑只做它认为对你有利的事。那时你再适当的加量,循序渐进,最终把运动变成习惯。
再比如学英语,大家都是学了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的英语,大部分人学不好,高考被它拉低分数,恨的牙痒痒,毕业后总是不甘心,觉得得征服它,也能给自己再加一项技能。
那很多人就会在网上找资源学习,不管背单词还是练句子学语法,还是会感觉头大:怎么会有这么多单词要背呢?语法书太厚了,好难理解啊。
学了忘,忘了学。感觉提起英语就好痛苦,一点也轻松不起来。
大脑就会接收到你的信号,让你感到痛苦的东西它就会帮你规避掉,所以你会越来越不愿意学英语,最终不得不再次放弃。
我现在是自学英语,去年急于求成,听了"一位牛人老师利用暑假每天学习16个小时的英语,学吐了"的故事后,我恨不得半年就能学好,所以心里美美的计划每天至少学6个小时,对自己发发狠。
可哪有那么简单啊,6个小时对于一个英语基础只有四级水平的人来说太难了。事实也是动不动就放弃,太痛苦。
在我自学英语失败多次后,运用《微习惯》的方法,把目标拆分,每天学10~240分钟不等。状态好的时候就多学一会儿,状态不好就少学点。
中途也有厌倦期,有时候四五天都不想碰英语,这样就导致自己之前的学习成果大打折扣。
所以我一个同学教给我的方法:
哪怕你再不想碰,打扫卫生、做饭、上厕所时也可以放着音频当背景音,要让自己的耳朵每天都感受到英语的声音震动频率,让大脑习惯这个声音。
哪怕每天只是听一小段十分钟的TED演讲、背两个单词或是学一句美剧……
跟锻炼身体一个道理,先让自己习惯,再循序渐进的给自己加码。
从一个"学英语"的人慢慢向"会英语"的人转变。
我在用的英语学习APP我快乐自学英语快200个小时了,还在继续。
不急于求成,暂定目标四年达到听说流利。
一起加油吧,把握现在,生活必定会越来越好,你要坚信。
重新列计划,要小,要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