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摄影旅行作品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
2023·秋,大东北环线自驾游(2):长城之雁门关与大境门

2023·秋,大东北环线自驾游(2):长城之雁门关与大境门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15:01 被阅读0次

9月12日:

忻州夜宿,自然是为了登上渴慕已久的长城雁门关。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来自百度百科)

2001年,雁门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入明月楼即是雁门寨(下左图),清为明月村,民国初年改为雁门关村,是中原与塞外的分界点。村民生活方式兼容南北特征,风俗习惯杂揉胡汉印记。雁门寨为全国现存不可多得的“边关村落”范本。(来自景区简介)

御马泉(下右图),相传为明末农民军领袖李自成带兵路过此地时,士兵们长途行军,携带的水已经用尽。这时,他的战马突然仰天长嘶,在地上刨出个大坑,中间喷涌出一股清泉。补足水源后,农民军一路向东,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据说为了纪念此事,李自成亲笔题词“御马泉”。(来自景区简介)

这里还有一条边贸街。

雁门雄关,我们来了!

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为“外三关”。

登上宁远楼,向右可眺望蜿蜒而上陡峭的长城,向左则是较平缓的长城,可攀援至雁门关楼。选择登临陡峭的长城,是我本能的征服冲动,却因腿力消耗过大而不能到雁门关楼了,实为遗憾。

放眼关内关外,皆是祖国大好河山,不禁感慨不已。

史书记载:赵武灵王曾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大败林胡、楼烦的入侵,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来,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并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之其后十余年不敢寇赵。

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失后有硬木箭杆和铁片箭头,射程1000米以上,杀伤力极大。 投石车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也是历代攻守作战的重要兵器。投掷臂一端装上大石向下拉张,松开后便会骤失向上弹升,将大石以很高的弧形弹道猛力抛向敌阵,威力巨大。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其后,汉武帝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汉元帝时,王昭君从雁门关出塞和亲,有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防北方突厥,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爱国将领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

明万历年《代州志》载:“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豹突泉。泉水北出塞口,流入桑干河,旱不涸而涝不溢,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守关将士。

后世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国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

…………

1937年10月18日,在阎锡山弃关南撤以后,八路军一二零师七一六团挺进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在此伏击了日军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人汽车四百余辆,赢得了震惊中外的大捷。

2003年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雁门关——中华第一关”。(图片由队友黑眼睛拍摄) 2003年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先生题词:“雁门关——中华第一关”。(图片由队友黑眼睛拍摄)

面对通天的长城石阶,除了兴奋,别无畏惧,尽管我打开了折叠登山杖。

回望,有些晕眩,腿脚打颤,但实实在在的跨越,使我无比自豪……至山顶,我挥舞起红旗(景区备的),不禁抒发激情:我登顶啦,征服了海拔1700米的高度!

领队自游自在寄语:

《雁门关》

曾无数次,途径于此,未能游历。今又北上,关山依旧雄浑,边寨依旧古朴,松涛依旧阵阵。忆往昔,昭君出塞,文姬归汉,杨家浴血,慈禧南逃,皆为过往;卫青徐达,汉武唐宗,李白炎武,俱随历史烟云化作文化记忆。不能忘却,倭敌入侵,军民伏击,壮我民族威风。

队友黑眼睛寄语:

《雁门关感怀》

白云如音符

在蓝天起伏

奏着一曲浑厚的歌

青山载着风云

滚滚流动

多少英雄豪杰

用魂

铸造了

这雄霸的关口

当夕阳把山脊点燃

似有角声漫天

歌声如血

雄关巍峨如铁

我的寄语:

四月路过,未有接近机会,今幸得攀登雁门关,终体会到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雁门山的长城险要关隘,不愧为“中华第一关”,其“天下九塞,雁门为首”堪当之。

登高临下,长天高远,山峦跌宕。山风抚面,心潮激荡,挥旗吟诗,豪情澎湃。想起当年首登八达岭长城,体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情怀,数十年后仍能勇攀长城,达于顶峰,实令我欣慰。

离开雁门关,约四个小时、四百公里外的张家口,有我们北上行程中要登临的又一长城关隘。

高速公路旁,无尽的白杨树挺拔俊俏。蔚蓝天空下,北岳恒山,白云飘飘。

据载,张家口是现行长城最多、时代跨度最大的地区。境内现存战国(燕、赵)、秦、北魏、北齐、金、明等朝代,计1476公里的长城,烽火台1000多个,张家口有了“长城博物馆”的美称。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的北端。建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这里曾是战略地位重大的中国万里长城中四大关口之一。国家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也是电视剧“大境门”的取景地。

“大好河山”四个颜体大字是1927年时任察哈尔都统的高维岳题写,如今“大好河山”已成为张家口的城市名片。

夕阳西下,关山如铁。

此处关隘名字中没有“关”,却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一起被称为万里长城四大雄关。

万里长城的关口多以“关”“口”称谓,以“门”命名的非常罕见。而大境门是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大境门长城尽管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一起并称为万里长城的四大雄关,可是它的名字里没有"关"字。不论是"关"还是"口",都是为防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而设,而"门"则为交流而设,"境门"意思是边境之门,"大境门"既包含着"商旅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雄浑,也是蒙、汉、回、藏等多元文化友好交流的场所,在过去是北方十分重要的商业物资交流地。

烽火台建在长城以外的山巅,为就地取碎石黄土垒就的墩台,是古时的通讯设施,通过燃放烟火来报告敌情,如遇敌情白天燃烟称为“燧”,夜间点火叫做“烽”,故又称“烽燧”或“烟墩”。

一日两次攀援长城也够疯的,实在是我这个年龄段(免景区门票)十分不易的事情,但值得为之努力,既领略了古代雄风,又体检(出发前刚进行了体验,但我懒得查看)了身体和意志。

不过也实在有些体力不支,一顿丰盛的菜肴(感觉既有川味儿特征,又不乏山西风味,南北通融 ),实在是解馋又解乏呢。面筋牛蛙、里脊、地三鲜(土豆茄子等)、粉丝、汤菜面疙瘩等,一解在高速公路休息区吃得简单的馋。

这里是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的起点,清朝时此地商贾云集。附近有个堡子里,当年有不少洋行,还有美国领事馆。

我们将从这里,继续向北进发。张北草原天路在召唤着我们……

(待续)

相关文章

  • 张家口大境门长城

    小时候经常看见大人们抽一种叫大境门的烟,今天还真的来到了位于张家口市北大门大境门长城。遗憾的是大境门被舞台挡在了后...

  • 忻州代县的美,随喔赏析

    长城雁门关段 又名西陉关,是明代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内三关。据清乾隆《宁武府志》载,旧关在雁门...

  •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大境门长城

    2019年夏季张家口、大同游记第9篇: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境门长城 大境门,张家口极负盛名的地标性建筑。来张...

  • 《千字文》七言句(十七)

    (79) 紫塞长城雁门关, 鸡田会盟赤城峰。 注: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北方要塞,山西西北的雁门关,山势...

  • 七绝 迎冬奥会

    体育精神奥运存,长城咏雪九州魂。 健儿竞技欢何处,大好河山大境门。 注:仄起首句入韵式。 大境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 木兰古门大环线自驾爬山一日游记

    2017年11月19日,周日,天气阴。 木兰古门大环线自驾游有个十分有趣的开始,虽然有啰嗦嫌疑,但前事总是要简单带...

  • 张家口大境门——长城第一门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高耸入云历史。它是一座条石基础的砖砌拱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有木质铁皮大...

  • 草原旅行记

    因为小朋友在一起学习,大朋友约了这次自驾游。(六个家庭携手) 大境门-崇礼-张北草原之旅。 感谢优妈筹划的这次行程...

  • 西北行

    2016年中秋,从西宁开始的大环线!

  • 西北环线游记(四)

    西北环线游记(四) 文/所以 这篇游记里,不是单纯的记录美景,更多的是记录我与女儿在路上的情结。 天空之境——茶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秋,大东北环线自驾游(2):长城之雁门关与大境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mi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