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旅途
如何走出死循环

如何走出死循环

作者: dream2024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1:35 被阅读78次

吴军老师在他的《谷歌方法论》中用3封信的内容讲了递归和死循环的内容,对于我们实际的生活很有启发,为此做了总结。

一、什么是递归和死循环

递归原理是计算机自顶向下的思维方式,它的好处是每一层循环使用的方法相同,因此原理简单,能够把复杂的大问题化解为简单的步骤。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坑要特别小心,否则递归就无法结束,直到崩溃。

这个坑是什么呢?先来听一个故事,那个“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的故事,这个故事中的坑就是没有一个结束的条件,以至于陷入了一种有头无尾的死循环,这个就不符合递归的要求。所以递归一定要有一个结束条件,否则就掉进了坑里。

而且面对掉进坑里的死循环的最终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

所以,“吾生有崖”,我们的生命不是无限的,不要以有限的生命不经思考地不断试错,这不是明智的选择。所以一定要明白什么是递归,什么是死循环,不要陷入死循环的坑里。

二、掉进坑里的那些可怜人儿

或许我们只是把“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的故事当做一个玩笑来讲,并不当真,不过,有很多人在做事情上,其实是不断重复着这样看似递归,实则是死循环的傻事,但自己从来不觉得。

比如溺爱自己孩子的中国父母,把自己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的家长等等。他们陷入了“贫穷的思维陷阱”之中了。这个陷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上了很多年学,却无法感知教育的用途。第二,无法获取幸福。

所以,递归一定要有结束条件,不要陷入死循环。但人由于天生习惯的原因,容易陷入递归死循环。要有主动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有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生活状态的能力,要理解幸福的意义,要有感知幸福的能力。

三、如何走出死循环

1、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递给下一代

焦虑成了今天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焦虑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有追求、有欲望,却实现不了,二是凡事都想自己把控。解决的办法无非两个,一个是放弃一些妄念,包括觉得自己应该把控未来的妄念,二是提高成功率。

(1)、 消除妄念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巧者劳而智者忧,无为者无所求。

其实未来从来就不太可控,因为有很多的随机因素,或者叫天命。承认天命,承认自己不能把控一切,反而是不迷信的表现;不承认这一点,觉得凡事人定胜天,从本质上讲反而是迷信。

既然我们不能控制未来,就不要指望自己实现不了的愿望都由下一代来实现,赶快自己行动起来,能做到多好就算多好。这就是消除妄念。

(2) 、提高成功率

首先,必须清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能保证成功的因果关系,只是成功率高地不同而已。成功率高的最好方法,除了少做事情,降低分母之外,就是尽可能地从成功中学习。

有人会问,失败者给的建议就没有道理么?他给的建议当然后合理之处,但这种概率极低,就如同噪音数据对不利于机器学习一样。因此不要过度迷信吃一堑就一定能长一智。

因此,如果不知道孩子将来该怎么发展,不如直接放手让他们去发展,而不是传授不管用的经验,或者虽然曾经管用但是已经过时的经验。当然,如果有办法在他的周围聚集起优秀的人,那就相当于给他输入高质量的训练数据。

其次,要防止一代一代步入死循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每一代之间有一些隔断,以至于以新的方式开始新的生活。

2、不要把上名校当成中进士

今天的高考状元与古代的状元相比含金量大打折扣,全国多少省份有多少高考状元,在过去中状元相当于国家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承诺和保证,而在今天考上名校只是人生的另外一个阶段的开始。要放在更大的空间、更长的时间来看待这个这个状元的含义。

明确读书在一生中作用的人,会把各级学校,特别是大学当成登山的阶梯。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的人,会把四年读书生涯当做很不情愿的3000米长跑,没过一个学期,就如同咬牙跑了一圈,每一步都很痛苦。因此,对读书这件事不同的看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所谓终身学习,是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而不是比谁的学位高,谁的学位多,说上了多少课,谁多读几本书。搞不清楚这一点,任何在学业上的成就,只是终点不是起点,任何是终点的事情,就不可能有未来。

3、多了解孩子,树立榜样

很多人把孩子送到昂贵的补习班去补习一些自己就可以辅导的课程,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有二,一是家长自己的懒惰,二是孩子只听老师的,不听家长的。无论是哪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简单把孩子甩给补习班,其实补习的效率极低。

实际上,他们只要多陪陪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看看有什么问题,多和孩子一起看看书,就可以取得比培训班有效得多的结果。如果实在没有时间陪孩子,那就给孩子做出榜样,做事情的时候带着孩子,让他看到你认真做事情的事实,榜样的作用的是巨大的。

4、学习不是中彩票

放眼望去,买彩票的都是什么类型的人,主力军是穷人,因为稍微有点数学头脑的人都能算的清楚,买彩票的收益相比支出是小于一的。但是为什么依然有人对买彩票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指望自己的运气比别人好,而且懒得花时间通过努力来获得财富,而买彩票最省事。

而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很多家庭,今天依然将教育当做一种彩票,而不是人生的必需品。

只有把教育当做人生的必需品,就像吃饭一样,昨天吃了饭,今天还要吃,会不断继续下去,如果想到学习是学不完的,也就不用着急半年囫囵吞枣般学完,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一点点学下去。这样,教育就不再是买彩票,而是投资,时间越长回报越高。

5、学会生活,学会花钱

一个人有多大出息,你看他把钱,特别是闲钱和闲暇时间花在哪里就知道了。

越是穷人,越是会把钱花在阻碍他们上升的地方。比如,他们很少购买书籍,获取信息,学习技能,也很少参加对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生活,不愿意购买健康食品......

其实,判断钱该怎么花,往哪里花并不是难事。钱和时间都是资源,可以都入到自己身上,让自己增值,也可以浪费掉,甚至可以作为妨碍自己成长的工具。

花钱之前,问自己一句,这钱花出去,一个月后的我,是否比今天更好就可以了。同样,花时间做一件事情,问问自己,是否和自己的人生目标更接近了?

会生活,会花钱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

6、不要迷恋公务员

中国现在不部分家庭其实已经脱离贫困,超越了需要当公务员才能体面生存的阶段,而且现实的体制也已经不再允许以前所谓的灰色收入的存在。

所以,应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自己更喜欢的工作,而不是一味为了低风险而选择过去认为的好职业。记住,在职业选择上,高风险未必会带来高回报,但是低风险一定没有高回报。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走出人生的无结束条件的递归,如何走出人生的死循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家庭,不要把自己的家里传递给下一代;不要把教育当成科举,也不要它当做买彩票;教育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看一个是否有出息,看看他是如何花闲钱,如何使用闲暇时间的;在职业选择上,高风险未必会带来高回报,但是低风险一定没有高回报。

知识就是力量,智慧改变命运。愿你我智慧,避开人生的死循环,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了,愿智慧帮帮我们及早地走出来。

祝近安!

摘自:吴军的《谷歌方法论》

相关文章

  • 焦虑正在悄悄地偷走我们的青春

    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中有一篇“如何走出死循环”,文中就有关如何走出死循环讲了5点,分别为: 1 不要让孩子...

  • 如何走出死循环

    一、不要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焦虑。焦虑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有追求,有欲望,却实现不了二是凡事都得自己把控。我们必须清楚...

  • 如何走出死循环

    《递归和死循环》是吴军得到专栏《谷歌方法论》的一篇文章,讲的是教育和思维的话题,“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 如何走出死循环

    吴军老师在他的《谷歌方法论》中用3封信的内容讲了递归和死循环的内容,对于我们实际的生活很有启发,为此做了总结。 一...

  • 如何走出死循环?

    死循环是什么?在编程中,一个无法靠自身的控制终止的程序称为“死循环”。例如在C语言程序中,语句“while(1)p...

  • 如何走出死循环

    学习吴军的《谷歌方法论》,记点小笔记: 1.不要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焦虑 焦虑的两个基本原因1是有追求,有欲望,却实现...

  • 如何走出死循环?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谈“破局”,深有感触。很多时候我们都在一个死局中,走不出来,比如,想要进屋,门锁着,钥匙在屋里,拿...

  • 如何走出死循环(上)

    1. 不要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焦虑 焦虑成为了今天很多人的一个共同的心理障碍。人为什么会焦虑,因为他得不到想要得到的,...

  • 爸~妈~,不要把你们的焦虑传染给我了

    这个星期吴军老师在专栏里讲到*递归和死循环*以及如何走出死循环,讲述这问题的三封来信有触动到我。 讲这个问题之前先...

  • 走出死循环

    翻到吴军之前的一篇文章《如何走出死循环》。 死循环,死掉的循环。或者也可以说会在这个循环里死掉。 百科的解释是这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走出死循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nz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