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作者: Vivi遇见未知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09:25 被阅读31次

心住非家第五课小结(64经)

读原经:

这节是佛陀在向众比丘进一步解释如何“先得法住,后得涅”。圣人和凡夫在见上的区别,即持有断见,常见与正见在面对色,受,想,行,识,我,我所时不同的态度。而为什么持有“无我,无我所”可以导向解脱之道。

拎重点:

1.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先要懂得因缘法则,才能明白缘起的流转和止息

2.学习的目的是解决生命中的无明

要将学习的内容结合到自己个体当中,才能起到作用。否则理解不到位

3. 外缘和内因

解决问题,要看到问题发生的过程,现象,以及结果,要穿透现象看本质,看到问题的缘起。

4. 断见,常见,正见

断见,肉体是我,真实是我,但死后命终

常见,肉体是我,真实是我,但死后有来生

正见,当下生的生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并不是是我,即无我。但无我不等同于空我。凡夫认为空我时容易陷入一种生命的不作为状态,无我是则指面对生命的无常时,随它来随它去,脱离被束缚的状态。在条件上努力,在结果上随缘。

5. 我所,异我,相在

我所,真实的我所拥有的。

异我,有别于真我

相在,认为我在色中,或是色在我中

这是凡夫和圣人对待色,受,想行识不同态度的体现

6. 自作自觉,他作他觉,有业报而无作者,无受者

7.构成我们的只是一个接一个的念头。要学会观察念头的起伏

体会:

心住非家是师父拎出的学习佛法,解脱道的线索。在第一本书里,主要铲述的是因缘法则,各种条件,因素的变化,以及结果的变化。

第二本“是法住法位”,开始过一步深入,基于因缘法则,开始推导出“无我”。为什么要无我,凡夫和圣人时对待我,我所的态度,以及为什么要用正见来指导我们的修行和生活。

就断见,常见,正见来说。其实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是在其中变化。我们的吃,住,欢乐,悲伤是当下,对亲情,爱情的粘着是当下;而当我们为未来做物质和精神准备时,我们又是活在常见当中。修解脱道需要一个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通过反复的提醒,练习才能渐渐脱离欲望的摆布。才能在面对无常时从容淡定,才能真正明白无我。正如师父所说,在禅定的时候,学会观察自己念头的升起,降落,就会发现这里面的生灭。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明白无常无我,并不同于不明时所理解的空我。空我会让自己陷入一种凡事无所谓的状态。但无我却是对世事看透后的一种豁达。就像我们一边明白无我,一边在佛法修学上努力,在条件上努力(用元认知能力指导自己用正确的思维,做出正确的选择,并用方法论去推进事物的前行),在结果上随缘。这是我们在处理世事时所应有的正确态度。

2017.11.22

相关文章

  • 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心住非家第五课小结(64经) 读原经: 这节是佛陀在向众比丘进一步解释如何“先得法住,后得涅”。圣人和凡夫在见上的...

  • 心住非家第五讲--是法住法位

    主讲人:慧兮 作 业:慧枚 是法住法位,世间常相住----“先得法住,后得涅槃”只有对法有确切的认识,才能对佛教产...

  • 观察日记:由64经思维法住

    法很重要,“先得法住,后得涅槃”。只有对法有确切的认知,才能对佛教产生正信。 下午申时,也就是三点...

  • 心住非家 之 是法住法位  ——第一课

    今天我是在迷雾中挣扎的佛法小白! --- 重点总结 --- 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五下分结是贪结、嗔结、身见结、戒...

  • 《成佛之道》94——印顺法师

    <接上篇> 庚三∶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盘智,依俗契真实,正观法如是。 在中道的正见中,有著一定的程序,主要是∶「先...

  • 什么叫无住大涅槃

    无住大涅槃,我们现在说到的是。无住大涅槃是依赖于无余依涅槃的进修,因此,无住大涅槃是指佛菩萨施菩提心为渡众...

  • 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

    这节课我们学的是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内容分三个部分: 一,依无住涅槃说明 大乘菩萨所证得是无住涅槃,不同于声...

  • 《领导力21法则》-舍得法则、时机法则、爆炸性倍增法则

    18.舍得法则:领导者必须先“舍”后“得”;没有牺牲就没有成功;领导者更需要做出牺牲;当你迈上领导职位时,责任逐步...

  • 先迷,后得

    读经日期:2018年5月9日 农历:三月二十四 星期:三 天气:阴 早起:4点47分 保健运动:抡胳膊300下,蹲...

  • 先舍,后得

    写作,有时心里只有零碎的几句话,不知从何下手,你只要坐在电脑前,边写边想,字就会一个个蹦出来,自己串联起来,到最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得法住,后得涅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n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