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歌曲很少批判时代谈论政治的话题,除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BEYONG的黄家驹。1990年黄家驹随电台远赴巴布亚新几内亚,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回到香港后,黄家驹获知了曼得拉被困狱中的消息,产生共鸣,遂创作了《光辉岁月》,《光辉岁月》中最富有哲理的应该是那句: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为它没有分出每种色彩。完美批判了种族歧视。可以说《光辉岁月》是为南非前首领曼得拉创作的,我不知道黄家驹在致敬的时候,是否也会致敬他的对手,因为那也是一个有底线的对手。我猜他没有,肯定没有。如果他能够活到现在,也许会有,应该会有。
90年代的歌曲有一个人值得一说,这个人便是叶倩文,唱《潇洒走一回》、《祝福》的叶倩文,最近因和老公林子祥因为参加芒果台的新节目《声生不息》,又火起来了,火得不得了,一片好评。有一期,其中有一个小歌星把香港音乐人所有的美誉都安放在这两个人的身上,现场很多演员被煽情得哭了,叶倩文也被感动得哭了。她为什么会哭,我想自从95年退出娱乐圈,这样的舞台荣誉她已经很多年没有感受过了,如今重新被聚焦关注,她开心激动也理所当然。不过他在盛宴过后她也许多少会点担忧,担忧什么呢?因为她太清楚最近她为什么会红起来了。无非是因为参加了刚刚过去不久的一场重要晚会。
粤语作为香港的官方语言,我不知道这个地位有一天是否会被取代。但那里的自由、有序依然是那么吸引人。
自由是根基。怎么个自由有序法?我举几个例子,如果你有去过旺角的步行街,随处可见各种奇怪的言论、激进的标语,本地人早已见怪不怪,内地人驻足看了两眼也只是笑笑,因为他们早已心知肚明。香港的报刊亭售有成人杂志,成年人可以随意购买,也从没听说有人就因为看了那些成人杂志变坏的。香港报纸不用钱,很多放在地铁站让人随意拿,被拿的人多了,广告自然就多。我曾经在网路上,看到过一则楼凤广告,这则广告里面有一句话:服务伤残人士。当时我被这句话震惊了,我反问了自己有必要吗?你们觉得有必要吗?然而这就是香港,自由的港口,一切都有可能。如果不是在香港见过黑人,我竟以为他们的脚底也是黑色的,而事实是:黑人白脚底。可见自己的固有知识是多么的浅陋。
有序是法则。有一次我去坐巴士,正值下班高峰期,等待回家的人自觉排起长队,队伍到了十字路口,自动拐到下一条街,还不够站,到下一字十字路口又自动拐到了下一条街,形成一个“之”字形。我细数了一个排在最后一个人隔着公交站两条街,至少四五百米,但是队伍没有乱,没有人插队,大家自觉有序地排成一个长队,有个别前后两个相识的两个人也没有并排着队伍,都是侧着身子聊天。一辆中巴可以做20几个人,很快车来了大家往上车有序地坐,如果遇到两个座位相连的,先上的人自动坐到靠窗的位置,决不是像我们这边,把过道一侧位置占了不让人进去。有一天朋友在巴士上落了一部IPHONE4手机,那个捡手机的人不仅没有关机拔卡,还主动把手机送到她公司。
当然了,还有更多更多,所有的人这些都成为此文的理由——《粤语歌曲里头所表现的情感》。在此并向梁公致敬,因为我套用了他的演讲标题《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