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中语文课文
备课杂记(侍坐)

备课杂记(侍坐)

作者: 蔡旺佳贝 | 来源:发表于2017-01-04 21:43 被阅读224次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

    人如何达到这样一种一切为我所用的融合境界呢?

      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

      前一种方式需要皓首穷经,等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才可以去给经典 作注,而后一种方式是更高境界的学习。所谓“六经注我”,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以经典所传达的精神来诠释自己的生命。

备课杂记(侍坐)

       就要讲先秦诸子了,忽然看到了一丝光亮,让先秦诸子鲜活起来,给学生思想的启迪,从而在这个社会上有心灵安放之所。

       《侍坐》这篇课文,对于孔子赞同点的原因有争议,个人认为王充的礼乐治国观是极好的。至于那种超脱现实、逍遥闲适倒像是道家的观点了。

 

备课杂记(侍坐)

      关于礼乐治国,对于当今是有现实意义的。今天听新闻,说沙糖桔也有色素了,我们究竟还有多少东西能吃?现在连呼吸也不安全了。我们的环保法、我们的食品法已经够健全了,为什么还有众多不良商家和企业,甚至我们老百姓有时为了几毛钱的利益也不管别人死活?可能我们会说,太多了,管不过来,可为什么会这么多?

       先秦历史上有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实行礼治还是法治。法家认为,政令的推行要依靠法,凡是不从令者,就用刑罚加以惩处,这样,老百姓就不敢作乱了。而儒家则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主,通过礼来规范和整齐民众的行为。孔子评价这两种治国之道时,说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的结果是“民免而无耻”,因为老百姓不去触犯犯法,是因为畏惧刑罚,他并没有羞耻之心。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礼来保证道德目标的实现,结果就不同了,老百姓因为有了羞耻之心,不仅不会去做坏事,而且还会“格”,就是有上进心。

       因为我们很多人只是畏惧,便心怀侥幸,抓不住我我就安全,我就可以干坏事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我这样做是不合礼的,是羞耻的。

        如果,我们在法治的同时,再加强礼治,让羞耻之心、仁爱之心真正驻进每个人的心里,我想我们可以吃得好饭、睡得好觉、笑得开心!

备课杂记(侍坐)

相关文章

  • 备课杂记(侍坐)

    从内在的心灵独立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好的学习,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让学到的东西为我所用。这是中国文化要求的...

  • 解读《侍坐》

    《侍坐》一篇叙述简洁,却将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读之感受颇多。 首先,我...

  • 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非常规解读

    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非常规解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

  • 《侍坐》中体现的治国理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读后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是《论语》中...

  • (190)侍坐随笔(一)

    初来寺院到做知客前一段时间,我记下的关于师父的随笔。 有的是对师父的认识,有的是对我和师父关系的审思,有的是以师父...

  • 子曰伤子

    子曰:何伤乎? 出自先秦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

  • 吾与点也

    此言出自先秦论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先秦:佚名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 2018-05-20侍坐/虽有佳肴/读孟尝君

    519 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

  • 【每日读书计划】《论语·侍坐》

    人物介绍: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备课杂记(侍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sa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