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1202陈陶《陇西行(其二)》

1202陈陶《陇西行(其二)》

作者: 488b0f3ef464 | 来源:发表于2017-12-02 12:00 被阅读33次

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边骨

下面是小小的解说

陈陶的名气并不大,不过他凭借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尤其是后面这句,构思精巧,是不可多得的名句。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唐代并没有匈奴的势力为害,只不过,文学作品中,时有以“匈奴”来比喻北方游牧部落的。建功立业,一直是盛唐文人的志向所在——当然在陈陶生活的年代,这种志气已经消退了,毕竟,朝廷对付藩镇都顾不过来,别说“匈奴”了——在盛唐,开疆拓土是精神上的追求,不过,为了这种追求,无数勇士前赴后继战死沙场。他们可能装备精良,却依然埋骨异域(丧胡尘),真让人唏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些人埋骨异域,这异域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让家人即使想收尸也找不到地儿。不过可怜啊,这边埋骨异域,家里的妻子,却仍在等着丈夫回家。妻子正做着香甜的美梦,梦里,丈夫回到家中,一家人终于得以团圆——可惜,妻子并不知道,这终究只是梦,丈夫是永远也回不来了啊!

很多注释中说“无定河”是指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一条河,此处表示怀疑。陈陶生活的年代,晚唐江河日下,哪有实力去开疆拓土一般地征讨北方游牧民族?这首诗显然是说初唐、盛唐之事,那时的人才有“誓扫匈奴”的雄心壮志。而开疆拓土之时,自然是连自己死在何地都不甚了了。最重要的是,这种开疆拓土的频繁战争,恰恰才符合妻子盼望丈夫回家而丈夫却回不来家的情境(这是初唐到盛唐之间最真实的写照,也正因为此,唐玄宗才会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

春闺梦里人

顺便提一下

陈陶是晚唐诗人,他出生的时候,西域、河西走廊早就不在大唐的控制范围之内了(河西走廊大致相当于今天的甘肃,在吐蕃控制之下;西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新疆及中亚一部分,诸侯割据)。大唐彻底失去对那片区域的控制,距离陈陶出生已经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所以,陈陶写《陇西行》,是他对于那边的一种想象,是他对于前代西域、陇西战事的一种想象。

事实上,在“安史之乱”中,唐朝最高统治者决策,内收安西都护府的兵力用于平判,这时候就宣告大唐放弃了对西域(以及陇西)的控制,中原王朝再次有效地控制西域,已经是清代乾隆晚年的事了。一来一去,一千年有余,这历史的起伏,比之陈陶的诗,更是波澜壮阔。

河西走廊的终点——敦煌

相关文章

  • 1202陈陶《陇西行(其二)》

    陇西行(其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下面是小小的解说 陈陶的名气并...

  • 千古名诗《陇西行其二》分享

    《陇西行(其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题为《陇西行》,可知这...

  • 诗词赏析之《陇西行 其二》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是乐府《相...

  • 真正的悲剧往往悄无声息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是乐...

  • 陇行西(唐)陈陶

    【原诗】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释】 1、陇...

  • 诗词的诗意解构——陇西行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 每日片刻诗情画意之2022-08-04

    #日诵诗情,画意日趣# #日诵之20220804 陇西行四首·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

  • 诗酒趁年华

    0309 陇西行四首 其二 陈陶 唐 势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读《陇西行·其二》有感

    《陇西行·其二》 诗人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诗歌内容很简单...

  • 【每日读诗】59《陇西行》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祎文诗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202陈陶《陇西行(其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vg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