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蒙蒙,戴上帽兜,脚下轻点地面,窜上一座陡坡,扶助身旁一颗古树,枯叶震落,水滴簌簌落下,浸湿了衣裳。调整呼吸,重整衣襟,带脚下站稳,放眼望去,左手是残垣断壁,狼藉的遗址,右手边则是银杏大道,烟雨雾气中传出细细人语,叶片莎莎。
前些时,做过一篇阅读,里面说“来圆明园定要雨天来。”这回学校带领大家雨天来游此地,游玩为主,但也想体会一下阅读题中作者想表达的那种悲痛,哀伤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活动开始,大家没有选择走熙攘的主路,倒是踏着土路雨水,走了些清幽偏僻的小路,人不多,但一路却伴着成排的绿树溪流而行到感觉热闹非凡。没有遇上文中读到的岁月创伤下的残垣更无被作者哀伤的烈火之下幸存的断壁。那些悲壮的故事,那些可耻的历史,仿佛从不属于眼前的景象。树木连着树木,小丘连着小丘,溪流环绕其中,薄雾为其退去烟尘,雨滴为其裹上清脆的围巾。欢笑,蹦跳,打着伞从山间蹦来跃去,听着歌从小桥一端悠悠蹭到彼端,吃着饭团,互相打着趣,圆明园这三个貌似背负着“耻辱”意义的字在游玩时渐渐被我淡忘了。
穿过雾的尽头,越过雨积起的水洼,我又翻到一座丘上,裤腿已经在山间蹦跳时被染成了黑色,轻轻闻一闻,倒有一种刚刚割完草的清香,向左手边俯视,断壁残垣立于杂草树林围绕之处,上面零零散散站着几个人,白色石柱衬在薄雾绿树之中,心中虽微微为那历史的伤痕而感到敬重了一下,但我忽然感觉它的震撼却不及周围的泥土与绿树,起伏的山丘穿插着小河,河中浮着落叶。为什么圆明园那样受雨果赞赏,与其说它的庭院精美不如说它是把人为的庭院与自然的结合诠释到了恰到好处的地步。虽然那些认为的亭台楼阁均已被毁,但这片傲岸的白色石柱与白色石基到仿佛与自然融合了一般。
我忽然感觉好像看着百度上的照片与圆明园的历史所关注的是清政府的无能,被英法联军摧残的破败,这个园林好像背负着许多人为加上去的评判与感情,而使人们渐渐忽视它自己的感情。我向右手方向看去,银杏树的大道,零星的花伞,水洼中的点点清圆,电瓶车飞驰穿过时飞溅的树叶与水花,这个园子带给我的不再是以前书中所写的无聊,它在我的心中已有了新生。
我把兜帽摘下来,我讨厌给一个事物随便强加怎样的感情,让其好像要背负什么似的,它便是它,自然的它。我戴上兜帽,脚下轻点,并没有奔向残垣断壁,而像空旷的银杏大道窜跳过去。
我眼中的圆明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