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她看着儿子的背影。
长大了,我们开始厌恶父母繁琐的叮嘱,与他们有了隔阂。我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时代里。
上学的时候,父母开车把我送到校门口。只是短短的距离,他们却一直不肯离去。我不曾回头,就像华安一样。父母一直在等候,等候着我在校门口的回头一瞥。但是我没有、一次也没有。
她看着父亲的背影。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小的时候,父母看着你的背影;待你慢慢长大,你看着父母的背影。一次又一次的目送,就是对爱的一种无声的倾诉。诸多思绪,油然而生。
语文课上,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触目伤怀之际,唤醒着我们的心灵。
她埋着头,啜泣着。
她看着老师,咬紧双唇,早已泣不成声。
他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翘着腿,斜坐着,眼神却并不自然。
她摘下了眼镜,抹去眼角上的泪迹。
诸多思绪,油然而生。
铃声再也活泼不起来了,直至同学的一句:大家都别哭了。才从伤感中渐渐走出。慢慢的、慢慢的,又回到了先前的活跃与欢笑。
我们掩盖着悲伤,只想让彼此开心起来。
第二天的语文课,老师读着同学写的背影。读到她的时,她又是泪眼朦胧。并没有哭出声来,只是眼睛红着罢了。读完之后,班里一片热烈的掌声,是对她文笔之优的赞赏。她笑笑,是努力的笑笑。压制住心中的悲伤。
诸多思绪,油然而生。
小学、初中,关于亲情的作文题目不在少数。我却常常为此苦恼。不知从何写起,记忆里关于亲情的一部分,太少了,实在想不起来了。每一次只得用十分俗套的生病事件敷衍过去。这也不易察觉,我渐渐的习以为常了。
小学,老师时常会讲一些关于亲情的话题。讲到这里时,其实并没什么大碍,我却不知所措的潸然泪下。也许是孤独吧。有些自卑,却渴望同学们的家庭。那时的我,真是十分无助。有时候会在想,我是不是世界上最悲惨的那一个。没人告诉我怎么办,我也只是更快乐地投入到学校生活中罢了。即使会被欺负,有时会发生争执,我也欣然接受了。
初中,妈妈出现的次数多了起来。时刻能看到她的背影。也是个新环境,对吧,我也想彻底告别曾经的自己。并不想让大家知道我的家庭是如何,或是过多的自己。但并做不到这些,在伪装的同时,大家说不定早已猜到什么了吧。真是幼稚,显的又有多么高尚?
初中,我与爸爸见面的次数更少了。本来也没有多少念想,自然并不苛求与他相见。和妈妈在一起,也挺好的。爸爸也有自己的家庭,我也并不是缺一不可的吧。见面的时候,我也只是想与一个朋友一样聊聊天罢了。不会去倾诉我想你,也不会去问他的生活,这些恍若与我藕断丝连。每每相见,要么是在游乐场之类的地方,要么是在餐馆里。短短的一个下午之后,便又分道扬镳了。小学的我,时常想象最完美的家庭,想象不可能发生的爱情故事,毕竟小嘛。现在的我,慢慢地接受事实了,想着也没有什么不好。
那个男人说过,如果有一天他死了,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件东西能证明他的存在,就是流着他一半血的楚子航。
————《龙族》
他是楚子航的爸爸,穷困,只能给老板开迈巴赫来维持生计,对楚子航是有求必应。子航常常不能理解爸爸的做法,每一次待他都十分冷漠。而他的“爸爸”,是十分完美的一个人,富裕而疼爱他。但是,这并不是楚子航最需要的。他需要一个能在雨天接他的人,知道他喜好的——爸爸。
何尝不是如此,我的爸爸,应该是了解我的喜恶的吧。他不可能不珍惜我,不然也不会一次又一次的打来电话。接到信息时,我时常会以种种理由拒绝,电话那头的他,又在想些什么呢?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但爸爸也不可缺少吧,还是自己的最好。就如楚子航所想,他只是需要一个能在雨天接他、知道自己喜好的爸爸。即使别人做得再好,也改变不了自己心中早已沉淀的思绪。
初中,我不再哭泣。看到敏感的他们,不禁想起曾经的自己。也许是比他们多了一番经历的缘故,或是我们有些什么不同吧。看到他们的眼泪,其实很怜悯的。曾有过同身感受的我,也许知道他们内心的想法吧。
亲情啊,是平凡的,一件又一件的事情,找不出最好的一件。也许说这就是无声的爱吧。不必去留意,还是感受就好了。就像看着儿子、或是父亲远去的背影一样,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网友评论
“……你是我爸爸你明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