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鹅毛之美,见人心

鹅毛之美,见人心

作者: 不见天地不思归 | 来源:发表于2016-09-25 21:32 被阅读0次

自己写的一篇老文,从别的平台搬过来。

鹅毛其实不美,只是千里将其送达的心意为其沾染了岁月与路途云烟之后的无暇。小小一羽鹅毛,便见人心。

古书之美,在于经历了岁月浮华之后,拨开了历史的睫毛之后,于泛黄的纸页上,古朴典雅的墨迹是洗练后的纯粹。比之与如今浩如烟海,时而献媚,时而讨好的文学作品,古书实在是温润的璞玉,有着手心传来的暖意。

国人好繁摒简,好盛剔陋,仿佛其愈繁,则心意充盈,愈盛则用心到位。于是乎,柏杨先生坐不住了,对国人大讲排场的陋习大批特批。“世上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如是说,是不是与人情面子有几分相似呢?古代官员费尽心力将太湖石送给皇帝,好像只有这种浩大的礼品才能衬得上自己的用心,可他们却没有听到石洞里传来的怨声怨语。每一份大礼,无论其包装多么精美,其实质多么价实,除了标签上咋舌的数字之外,只是经历了从商店货架到宾主高堂的短短距离,可能还会经历易主悲辛离合,但往往因其一生的短暂平淡,来去匆匆,便少了生命情谊该有的质感与鲜活。他们就那么躺在那里,其包装要走向垃圾堆,而其内容,垃圾堆或陈列柜,大概只在一念之间。

高考之后,一群孩子又要不分昼夜得狂欢与撒泼了,只是他们看不到热闹之后高昂的聚餐费,光鲜的礼盒之后父母的黯淡。正如受礼人看不到豪礼背后送礼人的心酸,正如那些简陋包装下的名牌烟酒看不到经办人手上的迟疑和无奈。金钱的海浪要拍在海边豪礼的礁石上,才会愈显其晶莹剔透,于是,海浪的喧嚣湮没了人们嘴边的叹息,家庭沉重的喘气,社会不堪地挪步与蹒跚。笑与笑,和哭与哭有了同样的内涵。

热天里的一根雪糕,饥饿时的一顿饱饭,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人与人之间安乐与满足,大概也就来自平凡简单的事物吧。当人们醉心于浩繁盛大、无与伦比时,一颗心在浮光掠影间辗转迁徙,却再也不能像候鸟一般回到原点--------礼不过人心,局不过人心。怎能单凭数字与外表就匆匆为其背后窃笑的心意打上“实诚”的烙印,而忽略了依照风云变幻树倒猢狲散的惨象?

简朴之美,震慑人心。浮华之后,才更期待简单实诚的心情与纯真的年代,间升和谐。

相关文章

  • 鹅毛之美,见人心

    自己写的一篇老文,从别的平台搬过来。 鹅毛其实不美,只是千里将其送达的心意为其沾染了岁月与路途云烟之后的无暇。小小...

  • 心动之美

    总有一种美让人心动 云之美/光之美/翼之美 居高之美/厚重之美 穿越之美/辉映之美 飞翔之美/平衡之美 美在此景此...

  • 一节语文课

    美人之美,美在容貌;万物之美,美极存生;山河之美,美于壮阔;做善之美,美致人心;理之美,于定理;文之美,于思文。而...

  • 人心之美

    1997年9月,稻盛和夫在京都的元福寺出街,法号大和。这个时候呢,他体检已发现了胃癌,而且动了手术。手术两个月后,...

  • 人心之美

    从一场噩梦中挣扎出来 像是在凝固灰暗空气里拼命撕扯 目光在寻找落脚地 以期尽快走出噩梦 打开在荼之画册 一个个清白...

  • 穹顶之下

    ——读《群山之巅》有感 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听得见谁的呼唤! ...

  • #美学赋能师#话题18

    #美学赋能师#话题18:审美 美,让人心生愉悦……自然之美、器物之美、人物之美、居住之美,无不让人赏心悦目。美的东...

  • 霜降,云胡不喜?

    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愫之美“既见君子...

  • 最美不过日常

    草木之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鸟兽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衣着之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情愫之美“既见君...

  • 隆冬, 河畔, 见梅开, 粒粒, 朵朵, 灼灼, 美在眼前, 美入人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鹅毛之美,见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wf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