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稻盛和夫在京都的元福寺出街,法号大和。这个时候呢,他体检已发现了胃癌,而且动了手术。手术两个月后,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皈依了佛门。
入寺两个多月的短暂修行,他对人生有了新的体验。
虽然稻盛和夫也是亿万富翁了,但是他不像李嘉诚一样,他是真的在修行。每天他带着斗笠披着袈裟,赤脚穿上草鞋,挨家挨户去门口诵经恳求施舍。每天穿着草鞋的脚趾在柏油路上摩擦渗出了血,他也忍着疼痛,跟其他修行僧一起连续几个小时坚持每日化缘。有一天一个正在打扫公园的老妇人看见他,她一手拿着扫把跑到他跟前,很自然的将500日元的硬币轻轻放进他的货源代理,这个时候,一种从未有过的经验感动贯穿了他的前身,他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这个老妇人看上去不是生活富裕的人,给一个修行征500元的施舍,且看不见他有任何的犹豫,也没有一丝的傲气,这是一颗美好的纯净的心,稻盛和夫说就是他65年来从未有过的感动,这种老妇人自然的慈悲行为让他感受到神佛的爱。
这是一种怎么样的自然的德性,这是一种人的思想行为中至善至美的一面,就是利他之心的真髓。
利他,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天下为公,在佛教里面就是以人为善的慈悲心,在基督教就是爱,再说的朴实一点就是为世人为社会尽力。
在人生征途中,利他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词汇。
利他两个字,看上去很严肃。其实离他也很平常,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比如给小孩好吃的东西,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让父母生活舒坦一些,任何行为只要是出自对周围的人的干扰,关爱之心,也就是利他。
为家人努力工作,帮助朋友,孝敬父母,这些都是朴实的小小的利他行为,久而久之就扩展到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大范围的利他。就像中国现在的政策,脱贫攻坚战,一带一路到现在的疫情4四处施援。中国真的做到了,富则兼济天下,这就是在一个国家层面的利他了。
人本来就存在了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好心善意。现在国内也有很多年轻人作为志愿者自己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自己的金钱去做义工。
什么时候人内心会充满了深切纯净极致的幸福感呢?共产主义?
这绝不是私利私欲获得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候,我想许多人会同意这个观点吧。很多有知之士都会发现,为他人尽心尽力的行为不只是对他人有利,最后福报也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