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大家好!我是九家雨兮妈。
问题一:孩子不认识字,怎么读经典?
很多的妈妈,都有一种期盼,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充满想象力。于是阅读成了陪伴孩子的重头戏。
爸爸妈妈们很积极的给孩子们讲睡前故事,讲各种各样创意十足的绘本故事,甄嬛说:这样的亲子时光也是极好的。
等妈妈们接触了家庭读经之后,却有了这样的疑惑,孩子不认识字,怎么读经典?
你记不记得,孩子不认识字,你可以给他讲故事;你记不记得,孩子不认识字,你可以给他讲绘本。
不管是故事还是绘本,当你给孩子读的时候,他虽然嘴巴没有跟着你读,但是她的心她的潜意识尤其是她的耳朵,在默默地跟读,你看不见这个过程,但是你一定体会过这个结果——孩子可以轻松的记住其中的句子!
大家有过这样的体验吧?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并没有跟你读,但是当孩子自己玩的时候,她嘴巴里自言自语着你给她讲过的故事。
比如我女儿(2岁8个月)手里捧着魔方攻略把《狐假虎威》讲的津津有味。
既然如此,故事,绘本能为孩子读,经典为什么不能呢?
那么为什么故事绘本,不让孩子跟着读呢?大家心里都知道,绘本和故事不值得如此。
读经典呢,除了我们照着拼音拼读给孩子听,最简单的读法是跟着配套的音频来读。
音频领读一句,妈妈跟读一句,你不必担心孩子只顾玩自己的不理会你在读经典,你把自己当空气,可是孩子却不会把你当空气。
只要是会说话的孩子,她只是在有电视的环境中玩耍,就能在某一个瞬间脱口而出“孙红雷又有任务啦?今天的任务就是让兄弟们尽兴!”“你好,京东家电!”……
这是晚上哄睡时我装睡,女儿自己自言自语的台词儿,大家说来自哪里?不言而喻电视广告听来的。
所以,不管孩子识不识字,只要有音频领读,字正腔圆,妈妈跟读,孩子就在接受熏陶,经典的语言就可以一点一点,一本一本的印刻在孩子的大脑中。
3岁以上的孩子自然可以和妈妈一起跟读,在国学经典面前,我们很多父母并不比孩子懂多少,我们只是比孩子多认识几个字而已,归零自己,和孩子一起诵读国学经典吧!国学经典是最值得储存给孩子的文化货币,你开始储存了吗?
有的妈妈会问我:那我就找来音频放给孩子听就好了呀!
恭喜你,答对了一半。
对的那一半是:国学经典音频放起来,不断地给孩子经典语言的印刻,孩子记忆经典语言更快更深刻。
不对的那一半是:如果你不捧着书指着字跟着音频读起来,你期望孩子从哪里学会捧起书指着字跟读?
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只看到眼前的0-3岁,只看到孩子不会说话的这一年多,那你可以偷偷懒,只放音频给孩子听,而自己不用读。但是你能不看3岁以后吗?
育心经典系统读经家庭中,有很多孩子还不到3岁,就可以跟着音频、跟着妈妈指着字宝宝读经典了。
因为他们的妈妈在这之前,给了孩子充足的场景印刻——捧着书指着字跟着音频读,哪怕每天只是半小时。
所以不必担心孩子不识字怎么读经典?
不管认不认识字,不会说话的孩子会用心读、用耳朵读,就像听多了便学会了说话;不管认不认识字,会说话,就会读(说)经典,因为孩子还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妈妈,一个是我们的领读音频。
问题二:
在分析第二个问题之前呢,跟大家探讨一个关于吃的问题:
从超市那里买来的提子蔓越莓发糕,看起来很有食欲,女儿也很喜欢吃,不过有一个现象:女儿只挑着吃上面的蔓越莓,提子干,黑加仑干,如果你是妈妈,你希望孩子整个都吃还是觉得孩子就这样吃挺好?
如果早餐是地瓜粥,你是坦然接受孩子只挑着吃地瓜呢还是希望孩子因为地瓜而喜欢吃这款粥?
我相信,我们这些做妈妈的,甚至会挖空心思让孩子吃主食,因为主食才是能量的主角。
为什么说这些呢?因为了解了很多家庭让孩子读国学经典的状态是这样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492370/2d9f345b615052be.jpg)
问:你家宝贝有读国学经典吗?
答:有啊,我们每天都读《弟子规》《三字经》,都会背一些了。
聊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女儿吃发糕。
对于孩子来说,因为节奏感强,简单而有韵律,《弟子规》《三字经》变成了国学经典这块大发糕上的“黑加仑干”“蔓越莓干”,孩子只喜欢它,父母就坦然接受让孩子只读它了。
在摄入身体成长营养和精神成长营养这两方面,很明显,父母的选择和态度就不一样了?
前者,破除万难,挖空心思也要让孩子吃主食;后者,喜欢最简单的就读最简单的吧!以后再说。
何为国学,国学即中华传统文化之经典,由经学(儒家之学-国学之魂)、史学、子学(诸子百家)、集学(诗词歌赋)组成;从另一方面来看,也可以说由儒释道医组成。
儒家以孔孟之道的仁政思想,重在立德治世,是为常道,童蒙养正之基础,历代先贤必修之课,甚至作为治理国家之条例(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道家表在养生,实为解密宇宙万物之规律,辩证的哲学思想,令世界为之而叹,是为“非常道”。国学经典塑造了中华民族之精神、炎黄子孙之人格,建立了华夏民族天人合一之宇宙观、和谐万邦之世界观。
育心经典家庭读经教材全套系列将近69本书,分类为:一根《易经》,六经《诗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孝经》《金刚经》《道德经》、八典《大学》《韩非子》《荀子》《庄子》《孟子》《论语》《中庸》、九要《尚书》《礼记》《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资治通鉴》《史记》;十四蒙《增广贤文》《三字经》《笠翁对韵》《成语接龙》《文学启蒙》《神童诗》《唐诗三百首》《中国古典长诗《千字文与朱子治家格言》》《幼学琼林》《诗词启蒙》在运用育心经典137累积式读经法中童音跟读搭配诵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4492370/47e97fece06d3cd5.jpg)
可以说,三百弟千只是一把钥匙,带领孩子们走进国学这个浩瀚的智慧世界的一把钥匙而已。
国学经典教育,主食是经史子集,也就是说这款珍贵的文化货币,主流货币是经史子集。
孩子现在喜欢三百弟千这些启蒙读物,我们做为父母就该带着孩子,拿着这把钥匙,为孩子打开国学的大门,走进经史子集;如果任凭孩子只喜欢三百弟千,就只读三百弟千,很遗憾,孩子很可能一直在国学的大门外徘徊,拿着三层台阶上那扇大门的钥匙,在台阶下一直徘徊,一直徘徊。
因为这三层台阶本该父母来引领的,可是父母拿不出对待身体成长营养时那种排除万难,挖空心思的态度和行动力。
再国学经典的主食面前,父母也有了畏难小情绪,和孩子一起徘徊在三百弟千上。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勇敢一点,把自己归零,不要纯粹的被孩子的喜好左右,也不要被自己认为的难易拖累,既然国学经典是孩子成长最好的精神养分,那就排除万难,挖空心思也要吃主食。
要“吃”到国学经典的主食,自然要有它的“吃”法,137累积读经法,不仅让你“吃”到主食,同时也搭配孩子的喜好,系统又科学。
![](https://img.haomeiwen.com/i4492370/eb2a84032317b6d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