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三)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三)

作者: 田凫 | 来源:发表于2021-03-08 14:50 被阅读0次

1973年3月20日是我们这批知青下乡的日子,县里没有组织欢送,也没有统一派送车辆,由我们自行到车站搭乘班车前往下乡的地点。

那天早上,天有点阴阴的,时不时还飘点细雨。长汀汽车站里,没有喧天的锣鼓,也没有飞扬的彩旗和大幅的标语,七、八辆老旧的客车旁挤满了送行的人们,车里的人手伸出车窗挥动告别,车外的人仍在大声嘱咐着什么,人群中有低低的啜泣声。母亲和妹妹来送我,我看见母亲在拭着眼泪。

我们兄弟3个,哥哥于1969年到最远的红山插队已经4年,几次选调都因政审而被刷下,至今仍在荒莽之地苦熬,我的弟弟也因就学问题转往姑田,现在我也要离毌亲而去,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若大的房子里只剩下母亲和妹妹两人,母亲怎么不伤心呢?

车子启动了,慢慢驶出了车站,母亲和妹妹也渐渐淡离了我的视线。已经进入初春了,公路两旁的树木也渐次换了新叶,山上各种杂树簇簇拥拥,挨挨挤挤的开满了花,大大小小的农田灌满了水,水面上映着天光,春深似海,而我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车子过了河田,一个同学过来,自我介绍他叫邓木榕,八班的,并拿出饼干,桔饼等食物热情地请我们吃。随后,我又认识了同车的范长生,张小莹,唐诗娇,罗宝银,都是到涂坊下乡的。车子过了南山,又折往右边一条沙石公路,顺着一条长长的山坑往前开,近午时到了涂坊。

公社在食堂安排了午饭,吃完饭又安排我们住到公社招待所。那是一座很大的三层木楼,过去是一个有钱人的房子。招待所左边是电影院、饮食店,右边是农资门市部,农资门市部边上有一棵老樟树,树边是一个戏台,戏台前是一个宽大的土坪,再过去是粮站,而土坪的对面隔着一条马路是半人高的坎台,坎台上一长排都是供销社的房子,有食杂门市部、日用百货门市部,往上是汽车站,往下是邮电所,税务所,再一直往下走一百多米就是卫生所了。

晚上其他人走亲访友去了,剩下我和范长生在公社食堂吃饭。夜已经很深了,我还没去睡,倚在招待所的楼栏上,望见老街上一家打铁店还未歇息,炉火的光映红了半条街,锤打锻件的声音不绝于耳,远处的山上正在“炼山”,东一处西一处燃烧着野火,忽明忽暗的山影象蹲踞着的巨兽。我不知未来的路怎么走,前方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着我。

相关文章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三)

    1973年3月20日是我们这批知青下乡的日子,县里没有组织欢送,也没有统一派送车辆,由我们自行到车站搭乘班车前往下...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六)

    春光象水一样漫延,到处都是一片新绿,不远处的苦竹山花团锦簇,山岗上,涧水边,羊角花开了,粉红的、深红的,东一丛,西...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五)

    陆陆续续地,知青们都到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大岗知青场一下热闹了起来。 我们这批到大岗知青场的一共15人,10男5女,...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四)

    3月21日早饭后,公社派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载我们到大岗知青场。涂坊本地的知青:阮翔、程秀森、陈倩、黄小芳也和我们一起...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二)

    自1969年大规模的知青下乡潮后,国家对知青下乡的政策有所调整,不再硬性要求知青必须落户到村里,各地建立了以统一集...

  • 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一)

    今年3月20日,是我在涂坊下乡48周年纪念日。 一晃眼48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刚走出中学校门,瘦瘦高高,一脸懵逼的青...

  • 知青生活点滴

    第一集 《知青生活点滴》 这两天群内趁纪念知青下乡五十周年,就知青生活,下乡中轶闻趣事,谈的甚欢,这种拉家常对谈形...

  • 当代知青‖知青下乡

    根据真实故事瞎编,谨以献给娄知青和选择这样的有志青年。 知青,知识青年。可以说是读过些书的人。当代读书人,有些书,...

  • 十五 大学生活:中南林学院1978- 1979

    收到中南林学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个多月以后。1978年3月8日,我告别了整整三年的下乡知青生活,带着下乡时的全套行...

  •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又名《我的知青岁月我的情》 作者洛三,此文笔名选用,乐色 才情横溢,处处骄傲的下乡知青苏念安从未设想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下乡知青生活(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wu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