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那个谁叫什么名字来的?怎么回事,刚刚还想着的,一下又忘了。”
话明明已经到了嘴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一时蒙住的场景,是不是经常遇到?有时候,原本想要跟孩子说点什么,我从房间走到客厅,就忘了。通常要重新回到房间,才有可能再次回想起刚才要说什么。
日常生活中,出现短时卡顿,缓一缓再记起,或者干脆不再记起,也不耽误什么事情。可是,某些重要时刻,例如竞标路演、辩论赛进行时,则有可能因失忆而错失良机。因此,我们要探个究竟。为什么会突然卡顿呢?是年纪大了,记忆衰退?“年纪”说,我才不背这个锅,大脑的记忆科学可以证明这与年龄无关,《考试脑科学》这本书里有答案。
《考试脑科学》的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池谷裕二。池谷裕二的著作累计销量突破150万册。其中《高中生学习法》作为学习记忆指南,在日本长销10年。而《考试脑科学》正是《高中生学习法》的修订版。本书结合脑科学的前沿研究,通俗地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的提升记忆的建议和具体方法。
大家肯定有过“一时蒙住”的经历吧。话明明已经到嘴边了,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想不起来的应该大多是人或物的“名字”,也就是所谓的“知识记忆”。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够知道,知识记忆是无法被轻易想起来的,唤醒它需要有一定的条件,而且当条件不充分时,想不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一时想不起某件事并不是失智症的前兆,这只是因为知识记忆本来就不太容易被想起来。
前文一开始说的记不起的名字,便是《考试脑科学》里面说的“知识记忆”。知识记忆不会轻易被记起,若要唤起知识记忆一般需要一定的契机,例如考试要求拼写一个英文单词。如果不相信,你可以现在就试着闭上眼睛5秒钟,然后做3次深呼吸,留意你脑海中的画面。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场景、一件事,里面有人或有物,却极少可能是单纯的圆周率、也不太可能是一个老师要求你记住的化学式。
经验记忆是由很多记忆组合而成的(细致稠密的道路网)。即便是像“今天早上吃了煎蛋”这样简单的经验记忆,也是由“煎蛋的味道、气味、颜色,吃煎蛋时餐桌的摆设、坐在椅子上的感觉,一家人围着餐桌吃饭时谈话的内容”等众多难以逐一解析的元素交织而成的。“信息大城市”的关联程度更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很容易想起经验记忆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把可以轻易想起的,跟自身经验密切相关的记忆,称之为经验记忆。小时候的味道、妈妈的菜,就像原文中的煎蛋一样存在勾起记忆的多重元素,是经验记忆的典型代表。
既然经验记忆比知识记忆更容易被记起,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把知识记忆转化成经验记忆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因此告别死记硬背,提升记忆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联想将事物逐一关联,使知识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称之为“精致化”。“精致化”这个词稍微有点不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道路使多幢单独的房子连接成小区,再让多个独立的小区联结为城市。因此,这也可以说是“知识的城镇化规划”。
开头我说在房间想说的话,去了客厅会忘记,等回到房间又有可能被想起来。我能想起来,多半是看到了某件物品,或者站在了离开房间前的同一位置,特定的场景帮我记起了失忆的内容。特定的这个场景则是关联知识记忆的关键纽带。
因此,想让知识记忆像经验记忆一样容易被记起,我们可以在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中间搭一座联想的桥,我们称之为联想记忆法。把知识记忆的内容,通过联想,使其具备多种被唤起的条件,甚至是与知识毫无关系的关联物也能引起记忆。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时候我们脑中会浮现出之前在学习时吃的零食袋子上的图案,然后就会想起来:“对了,那时候我做过这道题。”
怎么把单纯的知识记忆与我们的个人信息或者周围环境相互关联起来,让它变得类似于经验记忆,我们可以参照联想三步法:巧分区、多修路、勤走动。
巧分区
分区,一是把大块的知识,拆分成不同的小区块;一是把零零散散的小知识点,整合分类成为不同的区块类别。例如,拆书家把逐字稿切割成开场、图书介绍、拆书家讲解等模块就是分区;再例如中学生把知识按照不同学科、不同概念进行分类,也是分区。分区的时候参照自己的学习思维习惯划分即可,没有标准答案。如果自己不知道怎么分,完全可以参照目录、大纲去尝试。
这一步要求我们先理解要记住的知识。何为理解呢?那就是可以找到区分界线。书中有一个教小狗区分不同形状的实验。实验的目标是让小狗能区分圆形和椭圆形。高效的实验步骤却是先让小狗区分圆形和方形,然后再区分圆形和椭圆形。先利用方形理解形状差异,看是舍近取远,绕了一个弯,但是效率比直接让小狗区分圆形和椭圆形提升了10倍。
面对新知识,我们不用太着急纠结细节,先分个大类。随着理解加深,区分的经验会迁移,帮助我们发现更细微的区别。那时,我们则可以再次精细化地迭代分类分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多修路
如果你的老家在山区,出村的路往往只有一条;如果你住城里,高德地图可以给你推荐多条路线回到住处。如果把我们的知识区块比作村庄或者小区,像城镇一样多修路,则意味着到达目的地的便利性更强。修路的意思是,让知识更立体,把知识与自己切身体验建立关联性,让知识之间建立关联性。
①修建去某个知识模块的路,即创造能快速记起某个知识点的条件。初春时期,看到嫩绿色,我脑海里就会出现幼时记住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话说工整的诗句是比较难以记起的知识记忆,我怎么会轻易记起呢?原因是,我在农村长大,特意在春雨绵绵时,远眺田野看到一层充满生机的绿色,然后跑到田野,看到的却是枯黄的干草,需要蹲下去才能发现星星点点的绿苗,再次起身远眺,又是绿意渐浓。能让我记起这句诗的道路,除了文字,还有绵绵细雨、田野、枯草、小嫩芽、嫩绿以及他们给我带来的视觉、触觉、嗅觉等全方位的体验。所以我不用再次跑到老家,只要初春的气息迎面扑来,脑海中就出现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②修建知识模块之间的关联道路,使知识串联起来。如果把知识像一盘散沙一样堆着,随着我们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想要轻易记起某个知识点的困难就会增加。为了拥有更牢固的记忆,还需要把不同的知识区块串联起来,在不同的知识小区之间修建道路。
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如果能买个地球仪,某些知识固然比只看书会更容易被记起。例如地理的纬度、温度和太阳直射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我们就可以为它们建立关联。纬度越高,太阳热量到达地球表面越少,温度也就越低。同时,再与海洋关联起来,纬度越高,冰块越厚;纬度低的海域蒸发量大,雨水多,会不会跟气候又关联起来呢?地球不同地区的光和热,是不是可以跟物理关联呢?进一步推演,是不是跟化学的能量守恒也能挂钩呢?
在知识区块之间修建道路,可以跳出原有的知识视角,拓展知识之间的链接,使我们在知识的世界里畅通无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勤走动
回老家发现,每家每户建新房子都首选靠近村前大路的位置,老房子留在了村子后头。很多去老房子的路上布满了青苔、长满了杂草。城里也有一些落寞的角落,道路坑坑洼洼或者满是垃圾。现实的生活告诉我们,修好的路要常走动、常修整才能保持交通顺畅。
知识区块之间的道路也是一样,我们要经常回顾旧知识,走街串巷,可以的话也带着新朋友——新知识一起拜访老朋友(知识小区)。
我拆书过级的时候,好几次被人问:“你都是怎么背逐字稿的?感觉你讲得很顺畅,还和提前准备的逐字稿相差甚小。”我都不好意思地说:“我讨厌死记硬背,所以没有专门背诵。”看完《考试脑科学》,我才反应过来,能在拆书现场记起逐字稿内容的原因是我应用了联想记忆法。我把预备表分成开场、图书介绍、RIA便签等不同区块,每个区块的内容从写稿开始就会在脑海中想象拆书现场的场景。因为要多次修改逐字稿,无意间多次勤快地走动在通往逐字稿记忆的道路之上。修改的过程中,可能又搭建了新的道路,链接了新的分享元素。拆书现场加上PPT的助攻,所以一切显得很顺畅,而且内容完整。
《考试脑科学》内页插图巧分区、多修路、勤走动,一套动作坚持下来,不仅能把知识记忆升级为经验记忆,还可以将知识融会贯通。日常生活中用起来,大脑减压,行动增效。不信?试试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