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总共也就待了三天。
直到最后一天才有空专门去品尝一下厦门的小吃。
临出发到厦门市,女儿告诉我说厦门有什么什么小吃,都微信发给我了。
我因为事情太多,一时也记不住。
等到最后一天,第二天就要离开了,才有空想起来这个事。于是就特意去街巷里寻找厦门特色美食。
由于我们出去游玩到很晚才回酒店。等我终于找到一家特色小吃店时,竟然都快买完了。
还好的是,锅边糊和花生汤还都剩了一点,尤其是那个锅边糊就剩下一碗的量,好像专门为我而剩的。
庆幸,庆幸啊!
于是毫不犹豫地让老板给我们全部盛出来,装进两个一次性的碗里,妈妈还在酒店等我呢!
然后花生汤也还有,来两碗,打包与锅边糊一起装好。
老板很会做生意,在两碗锅边糊和两碗花生汤中间用一个硬纸板隔开,这样就不会溢出来了。再用塑料袋子提上就万无一失了。
这家店卖的厦门特色小吃到底纯正与否,我心里也没有底,只是听别人说,这家店的人气很旺,周边市民经常去吃。
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里,进去购买的。
没想到还真不错。
先说说那个锅边糊吧!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鼎边垂,福建省特色著名佳点,风味小吃。
福州锅边糊,一般与海蛎饼、虾酥、芋粿、油条、生煎包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
其一直流传到海南、台湾等地。凡在福建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建的人无不爱吃。
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建人在异国他乡一听见“鼎边糊”、“锅边糊”、“鼎边垂”三个词语,也会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了家乡的“倩影”,成为恋祖爱乡的风味小吃。
锅边糊始于何时,无从查考。有说古时有一家主妇磨了米浆准备蒸九重粿,临时来了客人,家里煮的饭不够吃,主妇灵机一动,在烧着菜的锅边绕烙米浆,既做菜又当饭,客人吃得甚满意,赞扬一番。
不久这种吃法在福州传开,各家争相仿效,时久成俗,如今几乎所有福州小食店都经营锅边糊,几乎所在家庭主妇都会做锅边糊,几乎所有福州人无人没吃过锅边糊。
我吃着这个锅边糊,自我感觉主要是这个汤汁很重要。
后来去查了一下说锅边糊是用蚬(xian)子汁为汤。
那么什么又是蚬子呢?
蚬子上图就是蚬子。
我对这些海产品比较脸盲。我感到不是蛤蜊吗?
还别说,真不是呢!
这是蚬子,贝壳有些五彩的颜色,壳身也更长一些。
据说蛤蜊和蚬子的区别是圆蛤蜊,长蚬子。
不管怎么说吧,都是海产品,放进这个汤里,我吃着是辨别不出来它们的区别的,感觉都好吃。
其做法是先把这个蚬子汤在锅里烧开取其鲜味,再把磨好的米浆沿着锅边一圈浇过去。
大家看到没?那个锅上边一圈白白的米浆正往下流呢,随着锅内温度上升,米浆在锅边烫成干皮,此时师傅手拿大刀,沿着锅边缘把这个米浆铲下来,就掉进滚烫的海鲜汤里了,之后再加芹菜、葱、虾米、熟鱼干、小肠、花蛤、香菇、白菜等作佐料,烧开后起锅就是一盆滚烫的“锅边糊”了。
锅边糊就是这样做成了。
为了写这个锅边糊,自己也学习了一下相关知识。
做出来的锅边糊就是这样的。
当我提着这好像专门为我们留下的最后两碗锅边糊回到酒店让老妈品尝后,老妈连连赞不绝口说:“真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