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の周末连载
我们将在这一板块向读者推出我们平台一些优秀心理老师的作品。涵盖成长,亲子,职场,情感等多种方面。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进行解答。
感谢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希望将老师们多年的心理咨询经验与成果,用这种分享的方式为你提供帮助。
本周我们选取了马钰老师的《我的孩子,你怎么了?》
这是马钰老师多年积累的关于幼儿的一部优质的教育心理作品,跨度从幼儿时期至青少年时期。相信一定能为初为人父母的宝爸宝妈们在孩子的各个阶段的教育带来帮助。
导读
孩子发烧,父母会知道他生病了,孩子咳嗽,父母也会猜想孩子可能也病了,但是孩子长期心情不好,父母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孩子在学校出现上课不专心听讲,父母也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孩子打同学,父母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孩子被同学打,父母孩子不知道孩子怎么了?
我会用一个个案例来让父母们知道,当我的孩子长期心情不好,孩子究竟怎么了,在孩子那里发生了什么,孩子需要父母怎样的协助?
第一章:学龄前的孩子
老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生命的头六年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
尤其是生命的头三年基本奠定了我们未来人生的底色。
生命的第一年,我们需要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这个是一个人也许是终生追求的东西,当我们具有了,我们能够信任他人,相信这个世界对自己是友善的,能够在挫败中保持不断奋斗的动力。
生命的第二年,我们需要让孩子获得自主性,当我们具有了,我们就可以信任自己,觉得自己是可以掌控自己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尝试任何事情。
生命的第三年,我们需要让孩子获得主动性,当我们具有了,我们就为未来获取了不断拼搏的永动机,我们可以失败但不会被失败击垮,我们永远会比失败多试一次。.
当然,要获得这些心理品质并非那么容易,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因为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事,一些人,这些事与人的出现也许会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影响我们的成长,甚至会伤害到我们的这些心理品质。于是,我们开始出现各种症状,我们试图用这些症状来寻求帮助,我们在学龄前的那段岁月中是那么的弱小需要保护,我们只能找我们最亲近的人求助,然而,我们最亲的人也许没有听到我们的呼救,也许没有听懂我们的呼救。于是我们带着心理的伤痛开始我们人生的跋涉,在跋涉的途中我们会遇到狂风暴雨,蛇鼠狮狼,我们唯一可以运用与依靠的就是我们自身,可是我们会发现,我曾经的那些没有被看到没有被治疗的心理暗伤会时不时的出来影响我,让我没有办法去应对我来那些凶险的挑战。
壹
我的孩子怎么老咬人?
大约在孩子6个月左右,爸爸妈妈们会非常困扰,孩子会咬人,而且咬的还很疼,爸爸妈妈们拿着很难办,打骂孩子,孩子太小了舍不得;呵斥孩子更是舍不得,但是你不说,孩子就老咬你。
我曾经接诊过这样一对25、26岁的夫妻,孩子快7个月,喜欢咬人,妈妈给我看了被孩子咬的手腕,伤口还挺深。爸爸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什么毛病,为此来找我咨询。
了解了这个家庭与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我为他们介绍了婴幼儿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
首先,生命的第一年在性心理发展中成为口欲期——就是孩子通过口唇来获得快乐。我们可以观察到,在一岁以内的孩子拿到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要放到嘴里舔一舔、含一含、咬一咬,很多爸爸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就把孩子放到嘴里的东西拿出来,偶尔还会与孩子争抢一番才能拿出来,有的时候爸爸妈妈老制止孩子把东西放嘴里制止不了就会呵斥孩子,甚至会打孩子的小手。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哭闹不休,有时能够哭半小时。
其实,这个时候不要阻止孩子把东西塞嘴里,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孩子拿得到的东西保持干净,对于孩子每天要玩的小玩具最好是每天高温消毒,第二天让孩子可以尽情放到嘴里啃咬。用嘴来认识世界、认识事物、认识自己一切陌生的东西,这个是1岁左右孩子认知世界的方式,如果我们制止孩子这样的行为反而会对孩子的大脑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脑神经会根据大脑的运用程度生长大量的细胞树突与轴突,在孩子大量认识世界的前提下这些树突与轴突产生大量的关联,从而婴幼儿的大脑就得到快速的发展。
其次,在婴幼儿6-8个月左右,我们称之为分化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从母婴一体的状态中分化出来,他开始逐渐意识到他和妈妈不是一体的而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但这个过程是需要孩子反复确认的,原来在孩子的内心世界中母亲与我是一体的,我一饿就有奶来给我吃,我一哭就有一个人来哄我,这个人是按我的想法而出现的,我要她有她就有,我不要她她就消失不见。但是到了6-8个月,孩子开始渐渐发现,我也妈妈好像是不同的,我拉头发但是我不痛(拉的是妈妈的),我要手指头也是不疼的(他咬的是妈妈的手指),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看不见自己,只看得见妈妈,所以他把妈妈当做自己。就在这个拉头发,咬手指的过程中,孩子才慢慢发现我与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人,这一部分其实是孩子心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怎么应对孩子咬人呢?其实可以在孩子咬你的时候,你告诉孩子:“宝贝,你要到妈妈了,你把妈妈咬的好痛哦。”,同时,你温柔的把孩子的嘴从你手指间拉走。每次他咬你时,你的重复这句话和这个动作,如果有一次他真的咬疼你了,你可以轻轻去咬一下他相同的部位,告诉他,这个叫做疼,你把妈妈咬疼了。
其实当你第一次这样做时,你可以注意到孩子惊讶的小表情,萌萌的,好像不太相信你会咬他,也好像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疼。当孩子意识到他与你是不同的个体时,他慢慢的这个咬人的行为会消失。如果父母在这个过程中处理不当,比如说狠狠的呵斥孩子或者是把孩子打得很痛,孩子当时不知道发生什么,也许这个咬人的行为消失但这一部分的情绪与能量就会淤积在孩子体内,也许在孩子成长到某一天,相同的场景或者有相同的感受时,这个行为就会再度出现。但是6个月的孩子咬人不会很严重,16、26岁的人如果有咬人的行为就会被社会所制止,甚至会遭到社会的惩罚啦。
......未完待续
下一章预告:我的孩子怎么不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