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77557/34d5bf2fe1dbff1d.jpg)
在生活的磕绊之后,我们常常用一杯烈酒,暂解无边的忧愁。
而忧愁的根源,莫过于患得患失的追求。
得而高兴时饮一杯酒,失而悲伤时亦饮一杯酒,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心灵深处的归宿,往往是酒后清醒时,才找到了方向。
如果搁浅了本就不存在的忧愁,云会淡,风会轻,叶会落,但要永远记得,花会开。
寻找慰藉的路上,我们所要的答案,不在花鸟鱼虫中,也不在别人的故事里。
不管是风花雪月的浪漫,还是春华秋实的等待,我们寻找的,其实就是那一份宁静,一份笑看过往的宁静。
心灵的教堂,永远是宁静的。
有时候,静的可怕,因为这是一种孤独,人最害怕的,也就是孤独。而有时候,又静的温暖,此时,它可以让我们,诉说的更加清晰,洒脱。
这个教堂会不会很远?其实,它就在不远处,海边的一块岩石上,公园的一颗大树下,阳台的一把靠椅上,以及通往远方的列车上。
海风拂面,吹的是世间沧桑。
树下静坐,虑的是时光流逝。
阳台小憩,看的是生活忙碌。
通往远方的列车上,除了欣赏沿路的风景,还能了解形色人群。
我最喜欢坐在高铁靠窗的位置,每停靠一个站,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人上上下下。或许你觉得没什么,但是它却让我看出来了一种情况。
行李越多的人,生活状况感觉总没有那么如意,他们表情匆忙,紧张,一脸愁容,可能是生活的辎重太多了,掩盖了笑容。
反而行李越少的人,不是西装革履,就是面色红润。
![](https://img.haomeiwen.com/i4877557/86c1715fa00ea846.jpg)
我们心中的行李,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从童年填装快乐,从少年填装知识,从青年填装经历,到老年,或许就只能填装回忆了。
心中的行李箱很大,或许永远都装不满,当我们需要打开箱子的时候,往往只需要其中的一点点东西,就像满载行李远行一样,有些东西,带着也不一定用得上,徒增负重。
轻装上阵,无论远行与生活,是多么的轻松啊。
心中的辎重,就是那些揪着不放的倔强,有坚持到底的执着,为什么就没有另辟蹊径的勇气呢,如果徒劳无法避免,不如把它扔出行李箱。
《金刚经》中有八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人应该对世俗物质无所执着,才有可能深刻领悟佛,可见,放下其实是另一种拿起。
无论是在基督教的教堂里,还是佛教寺庙的佛像下,信众与观众,都是在感受一份虔诚的同时,在感受内心的宁静,暂且放下了所有的执着,向上帝和佛祖,寻求一丝慰藉。
而最终,永远是自己安慰了自己。
就像喝酒,用狂欢掩盖了悲伤,就像祷告,用忏悔祈祝了安康,就像礼佛,用虔诚免赎了罪过。
把烦恼暂时放下,静一静,走一走,然后再拿起烦恼的时候,咦,烦恼不见了。
当感觉累了,是因为烦恼多了,心中的行李箱装满了琐碎,遮住了快乐,或许就是这样。
不如,带着心中的行李箱,到心灵的教堂去,然后通通倒出来,重新填装。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6篇
网友评论
不论它是秀丽是风光还是颓废荒芜,皆不在于风景本身,而是在于看风景的人。
放下,轻装上阵,谁都想,可是又有几人可以做到呢?
诗人的心境竟如何高深,吾自叹弗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