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3355/4da018ffcc35e9db.jpg)
文/安默萱
收到学妹的邀请,今晚在我们学校文学社团的群里开展了一次线上讲座,分享了自己对于文学的看法,在这里,我把讲座过程中主要内容的整理成文字版分享给大家。
当然,对于文学,我觉得自己的道行还不够深,为了避免贻笑大方,在这里,只能说提供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给想说的是文学创作的初心。
记忆中,大概是从小学的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初的时候,是爸爸给我买的一本《高分作文大全》,当时看了里面的很多文章,印象很深的一篇是写小作者和一群小伙伴们一起掏鸟窝的经历。
文中的作者把自己的经历写得特别活泼而生动,似乎让我真实的感受到了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掏鸟窝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冒险、刺激和快乐。
也许便是因为那本厚厚的作文书,在我心里种下了文学的种子,对于书中写的好的文章,我会反复去观看和模仿,对于文章中的好的句子,我会摘抄和引用。再后来,我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
可以说,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和成就感,后来,我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写作。
其实,在读高中的时候,由于学校强制我们写作,很多同学的作文都写的很不错,经常会得到高分或者得到老师的表扬。
但是到了大学,由于很多学校很多专业都没有开设语文课,有一些人就渐渐放弃了写作,可为什么我坚持下来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我把文字当做一种记录生活感悟、记录人生思考的方式。并且我每次当我把自己的文章分享出来后,很多同学看完后都会对我说他们喜欢看我的文章,说他们可以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或者从我的思考中受益匪浅。这些同学,后来都成为了我文章的粉丝,一直支持和鼓励着我继续创作。
记得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看过,上面说:没有记录的人生就仿佛没有活过。我看完后觉得非常认可,因为人类大脑的记忆容量是有限的,人生中很多珍贵的经历和记忆,如果你不及时记录下来,你会发现,它们只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一个很模糊的印象,甚至还可能怎么都回忆不起来。
而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感悟和思考,不仅是一个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的过程,也能加深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记忆,如果写多了,还能锻炼自己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度。
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件事情,要想做到持久的坚持,必须是你打心眼里认可它,承认它对于你成长的价值、对于你人生的价值。并且它可以带给你成就感,成就感继而又能给你持续不断的快乐。
只有如此,你的内心才会有足够强大的源动力去把它坚持做下去。
俞敏洪曾在他的《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中介绍,他每天坚持十二点后进行写作,记录自己一天的感悟和思考。而这些思考点滴中的内容后来便整理成了《绝望中寻找希望》一书所有的内容。
对于我自己来说,在我坚持创作的过程中,我所接触到文学爱好者汇聚的组织和平台不断扩大,从我们一开始的校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和国家级,一路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文学爱好者,和他们一起交流和学习也让我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孤独。在外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认识了一些作家,经常向他们学习和请教文学上的困惑。当我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后,我感觉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变得越来越有趣和快乐。
所以,放你认定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初心后,还可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坚持。
其次,对于文学创作的方法,我觉得就是三点。
第一点是多输入,写作是一个输出的过程,一篇文章中所包含的经历、经验、典故、事例……都是我们文学创作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足够的经历和阅历作为基础,便难以写出好的文章。
而且输入不光是输入知识,还有给自己的人生输入更多的经历和体验。古人说,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的原因便在于此。只有当你的知识储备足够丰富,经历感悟足够丰富的时候,你才会拥有更多人生的思考和创作的素材。
第二点便是多思考,意思是我们要多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对于身边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思考,如此才能够触发我们将思考记录下来的冲动。
上次在长沙参加活动,一位作家对我说,他十分认可“文以载道”的理念,并且和我说,只有用心去观察和体悟生活,只有把心放空。才能发现存在于万事万物中的道,
他所说的把心放空,意思是内心的感受是活在当下的,没有被其他杂念所干扰。
举个例子,当你在寒冷的大街上行走,当你路过一个卖冰糖葫芦的老爷爷时,你的内心会浮现什么样的感受?有些人的感受很丰富很复杂,有些人则是无动于衷或者是不屑一顾。
前者看到后就会触发很多感慨进而迅速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而后者可能当时他们的思绪已经被其他的外物所迷惑,因此,后者便察觉不到这一画面中所蕴涵的“道”。
对于这位作家所说的话,我表示十分的认可。后来,当我看到《正念的奇迹》一书时,我感觉他所说的“空”很像禅修当中的所说的“正念”,也就是对事对物保持全然的觉知,当我们把精力集中在当下,抛弃一切杂念的时候,我们便更能体味当下环境里最真实的感觉,比如当我们深呼吸,我们可以察觉到自己呼吸的长短,气息的强弱。当我们坐在椅子上,我们可以察觉到脚掌接触鞋子的感觉,臀部坐在椅子上的感觉。
我觉得,当我们保持正念,保持这种全然的觉知时,我们便能够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更能迸发出深刻的思考和全面的认知。
第三点是多行动,如果想把自己的写作素养修炼得更专业化,就必须逼自己不断创作,不能过度依赖灵感的来源。
曾经在得到APP里听过石黑一雄创作《长日留痕》的经历,上面说他在创作这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时,几乎是夜以继日地创作了四周的时间。
包括很多作家也一样,他们会给自己制定写作计划,每天规定写多少小时,而不是等有灵感了再去写作。
之前我也是一个依赖灵感创作的人。后来经过一位博学多才的董事长的指点,我改变了自己的错误认知,开始逼迫自己更勤奋地去创作。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光多写,还要多看一些写作经验相关的书,学习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学习和模仿一些著名作家的写作风格,用理论指导实践,多去听一些作家的讲座和分享,向他们请教写作的经验,再去不断反思和改正自己文章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以上便是我所总结的文学创作的方法,希望让你有所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