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发公众号“闲情笔谭”
01
网络上流行的三连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做什么。”类似于这样的问话我也常常问自己,问那个潜藏在内心深处的灵魂。
但这样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深度的对话,今年还是第一次。
焦虑、迷茫是这个时代的人特有的代名词。对于我们爷爷奶奶那一代在田间务农,在工厂做工的人来说,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更不会有这么多复杂的情绪。
正如我的母亲所言,在他们年轻时所谓的贫富不过就是你家比别人家多上一台家用电器。所以他们并不慌张,日子也可以慢慢过。
而如今,贫富的差距已经到了你无法不直视的地步。对,现在是一个最好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坏的年代。
好在机会很多,每个人都能看到希望,但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你要得到机会就必须得比与你竞争的人更好。
02
近日,美团27亿收购摩拜单车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我们且不论是美团与摩拜强强联合还是摩拜因无可避免的亏损而甩锅给美团。
总之,这一事件让摩拜的创始人及总裁胡玮炜又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并成为各方热议的焦点,虽然抛却债务以及投资人的收益以后,作为创始人的她并非真的能够套现15亿,但所得金额对于一般人来说也是无法企及的高度。
同时一篇名为《摩拜单车创始人套现15亿的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它贩卖的正是这个时代谁也不缺的焦虑感。
然而拥有了焦虑感并不能改变什么。
你在午后漫无目的的读完一本书并不一定比你窝在沙发里刷了一下午的剧更充实。
你在地铁嘈杂的环境里利用碎片时间背着单词并不一定比你静静坐着闭目养神更有效率。
你在格子间里埋头苦干并不一定比你在人前舌灿莲花更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所以,别做假装努力和盲目努力的人。
焦虑感从来就不是追赶同龄人的必要条件。追赶同龄人也不是每个人的生活乐趣。
所以,别被焦虑感无端绑架,做个认清自己内心的人。
03
如何才能活出自我?
一、不和别人同日而语
记得今年“最强大脑”节目里请来了各大高校的一百位精英学生,对于他们每个人节目组都做了六维能力图,分别对他们的推理力、创造力、空间力、记忆力、观察力、计算力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每个人的能力分布都是不同的,最强大脑如此,普通人也一样。
如何合理利用碎片时间的办法一直受到追捧,就好像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运转起来我们的焦虑感就会被抚平。但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不同,碎片时间的利用就不是一成不变的。
前段时间收视率颇高的“身临其境”节目中,韩雪一人分饰八个角色的声音让人惊叹,也同时被陈凯歌导演赞叹她拥有极强的语言天赋。
所以,因为天赋、能力的不同,我们没必要什么事都追求和别人“平起平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自己的独特潜力,也许不在这个地方发光发热,但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绽放光芒。
二、人生的奥义是有得亦有失,取舍很关键
美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纳撒尼尔·霍桑未成名前在海关供职,在突然遭遇被辞退以后他为了生存选择了自己擅长的写作事业,这便开启了他的创作生涯。失业不仅没有压倒他反倒成就了他的个人价值,同时在海关任职的这段经历对于他创作《红字》这本著作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看似是失去却是得到,人生有时正是如此充满变数。恰如老子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生活中,得失心千万不要占据你内心的制高点。不要试图死死抓住那些就要逝去的不可逆的现实,要把握的是未来每一次的可能。
三、别被功利吞噬内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是受到利益驱使的动物,人人为公是不切实际的。追求自己的既得利益并没有错,就怕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曾经说过:“声名也会成为一种巨大的障碍:如果我们追求它,就必须投身于这样一条道路——尽量满足人们的想象,避其所憎、投其所好。”
如此又怎么不会丧失自我呢?
法国著名思想家罗曼·罗兰也说过:“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多数人在有了钱之后,会时时刻刻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钱而烦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越重,越难以找回海阔天空的心境。”
古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豁然,庄子视楚国相位而不顾宁愿曳尾于涂中的态度,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志气。
这些前人尚能如此,而现在我们的生活比他们好过太多却人心浮躁,欲壑难填。
宁静以致远,只有不抱有强烈的功利心,人生才能收获更多的可能性。
你的迷茫和焦虑源自于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却只能一味的去追逐别人的脚步。别被焦虑感绑架了内心,你看到的诗和远方都是要经历漫长生活的苟且才能到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