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斐多篇》——苏格拉底出场前

《斐多篇》——苏格拉底出场前

作者: 一粒沙的天空 | 来源:发表于2017-06-25 11:12 被阅读0次

来自菲莱阿斯城的毕达哥拉斯派重要人物俄刻克拉特斯,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来自厄里斯的斐多,特别想了解苏格拉底死时的情况,就问苏格拉底在狱中饮药那天他是否在场。斐多表示是在现场的。俄刻克拉特斯马上问他苏格拉底在死前都说了些什么,是如何终了的。对于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后拖了很久才执行,俄刻克拉特斯也感到好奇,想了解究竟是怎么回事。

斐多说,推迟死刑,是一种偶然,因为碰巧在判决前的一天,雅典派往德罗斯的船已经在船首挂了花环,要去觐拜阿波罗神。这是雅典每年都要做的事,因为阿波罗曾帮助雅典的忒修斯救了载往克里特献祭的七对童男童女并救了忒修斯,而当时正是这艘船搭载的忒修斯和七对童男童女。雅典人曾对阿波罗发过誓,只要得救就会每年去德罗斯觐拜。按照雅典的规矩,一旦觐拜团出发,城邦就得保持洁净,不得执行死刑,直到船回到雅典。正是对神的觐拜,才使苏格拉底能够在世上多活了三十天。

对于俄刻克拉特斯等详细讲讲清楚苏格拉底死时情形的要求,斐多是很乐意的,因为对他来说,所有事情中最快乐的就是自己讲讲或听别人讲讲苏格拉底。虽然苏格拉底没有在身边,但是仅仅回忆或听听别人回忆苏格拉底,就是那么开心。苏格拉底是一位给人带来无尽的美好回忆的人。

斐多在苏格拉底死时的那一天,呆在旁边,没有特别悲戚,因为苏格拉底自己显得从容、幸福,举止和言辞无畏而高贵,令人感到是在走向幸福。但是想到苏格拉底毕竟要走了,又毕竟有淡淡的悲伤,快乐与悲伤相互交融。在场的人很多,有克力同等十多个雅典本地人,也有不少外邦人,如毕达哥拉斯派的刻贝斯、西姆米阿斯等忒拜人,以及忒耳浦西翁等麦加拉人。对话的作者柏拉图自己却没有在场,可能病了。所有在场的人都是快乐与悲伤兼有,哭一会笑一会。

除了执行死刑的这一天,之前的三十来天中,斐多等苏格拉底的学生和朋友们每天都会去看望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交流对话。可以想见,这位雅典的哲学家,在这三十多天中,一定讨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吧。虽然柏拉图的对话录已经很多,但是毕竟还只是苏格拉底众多对话中的一部分。苏格拉底的后半生中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对话中度过的。这些对话,一以贯之,莫不是在审视各种各样当时流行的观点,在此过程中,苏格拉底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对话风格,启发了柏拉图等弟子,开启了一个理性思考的时代。

相关文章

  • 《斐多篇》——苏格拉底出场前

    来自菲莱阿斯城的毕达哥拉斯派重要人物俄刻克拉特斯,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来自厄里斯的斐多,特别想了解苏格拉底死时的情...

  • 大狱

    “人生如在狱中,不能自己越狱潜逃。”——苏格拉底 最近重读《斐多篇》(Pheado),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的一句...

  • 肉体成灰,灵魂何往?(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

    公元前399年,七十高龄的苏格拉底被控不敬神和腐蚀雅典的年轻人,被判处服毒而死。按照《斐多篇》的记载,面对死亡,苏...

  • 读《 斐多》有感

    《斐多》读后感 斐多描绘的是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其友人关于正义和灵魂不朽进行的深刻讨论。 首先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是最...

  • 读《斐多篇》有感

    斐多篇是苏格拉底在临死当日与朋友门徒关于死的哲学的谈论,主要谈论的是正义和灵魂。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不灭,不朽,而...

  • 苏格拉底说灵魂不朽,你怎么看?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9——《斐多》柏拉图2017.6.22 今天听的书《斐多》,是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生命最后一...

  • 斐多篇

    身体与灵魂的关系,如何面对死亡; 身体禁锢了我们的灵魂,只有靠勇气和节止才能对抗身体的欲望,让灵魂保持崇高和圣洁。...

  • 彼岸花

    二十年后重游曲阜,带了一直想看而未看的《斐多》。《斐多》是杨绛先生译的柏拉图对话录,记录的是苏格拉底在被处死...

  • 老子追求的是什么?

    昨天讲《斐多篇》中时提到苏格拉底认为肉体时阻碍灵魂看清事物本质的阻碍,所以应该克制肉欲,用灵魂去看。这样就能看的更...

  • 摘录 | 《斐多篇》

    by 姜宇辉 哲学读书会 关于《斐多篇》的问题及角度: 1. 苏格拉底这里说的灵魂的最重要的本性正是理性思考。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斐多篇》——苏格拉底出场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gl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