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圣灵启示读书
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作者: 柔桢姥姥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01:42 被阅读306次
    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这本书,其实我一直想看,因为我有过在西藏拉萨工作过三个月的经历。亲眼目睹和参观了布达拉宫,也亲眼目睹了布达拉宫前虔诚朝拜的藏民和其他的信徒。那场面我自今难忘。自所以拖到现在才看,是因为太厚了,我怕一周的时间看不完,耽误了完成作业。这周觉得看书比以前速度快了,就心里痒痒的看了起来。截止昨天晚上,终于在一种看淡生死的状态下,读完了它。

    作者索甲仁波切,生于西藏,由20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则仁波切养育成人,后被上师认出是托顿.索甲(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蒋扬钦哲的上师)的转世。他1971年至英国剑桥大学专修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扬佛法。30多年间,足迹遍及全球。由于思路清晰、功底扎实、谈吐从容幽默,他的传法深受信众的欢迎,被誉为“参透佛法精髓的上师”,并成为许多国家的佛学中心与佛教团体的负责人或指导者。

    《西藏生死书》将藏传佛法智慧与当今社会议题及修行训练相结合,超越宗教与文化的阻碍,直指本心,为繁杂的现代世界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命要义的方便法门。全书分为四篇共二十二章,可以说,这本书绝对可以成为生者、濒临死亡者与亡者的解脱指南。换句话说就是:它教会我们如何在活着的时候好好活,死的时候安详的死。

    自古以来,人们对死都是恐惧的,都是忌讳的。如若有人不小心说了个死字,大人们立即就要告诉我们,赶紧的往地上连吐几口吐沫,嘴里还要念叨着“呸呸呸”。 我不禁在想:如果死亡真的来临,这样做有用吗?当然没用。如若死亡真的来临,我们所要做的只能是如何减轻死亡带来的痛苦,让亡者走的安详一点!

    本书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死亡是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安详和圆满的氛围中去世,都应该确信自己将被最佳的精神关怀围绕。

    恕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确实没有接触到诸如临终关怀和缓和照顾的思想和行为。读了这本书后,我为作者致力于改变周围人对死亡的态度,改变照顾临终者的方式,进而转变我们的人生观和临终照顾的革命深深赞叹!生和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者伟大,死者也应该庄严。如若我早一点接触到这本书,那么在我的爸爸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会尽我所能运用书中的教法去减轻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走的更为安详和宁静!

    现世,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把死亡当做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另一种则把死亡当做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事。两者都完全不了解死亡的真正含义

    其实,死亡并非终点,它是另一世的开始。它们留下了对来世的憧憬,赋予了现世生活神圣的意义。人们只有珍惜现世的每一个当下的生活,用慈爱众生的心修炼自己,积福积德,多做善事,用今生修来生。那么你就会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生死,看待整个地球。可惜,大多数现代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来生的无知,导致他们已经丧失了长远的眼光,因此,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破坏环境,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威胁着一切生命。如若让这些对来世一无所知的人们去充分的了解人性和相信来世的存在,那么,他们就不会去创造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网络上、新闻里、电视里,经常看到或听到年轻人要不跳楼自杀,要不割腕自杀,他们把死亡当成了一种荣耀,一种对于生活抑郁的解脱。但是,不管是因恐惧而拒绝正视死亡,还是将死亡浪漫化,他们都是在视死亡为儿戏。我们大多数人只有在临终的那一刻才会珍惜生命,才会觉得生命如此宝贵,可惜,为时已晚。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生命另一章的开始。说通俗一点,就是解脱和托生。佛教认为:死亡和转世之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间,叫“中阴”,它是通往解脱或证悟的关键点。它分为四个持续不断而息息相关的实体,即:生、临终和死亡、死后、转世。一个人死后能否转世,取决于今生心性的修炼。心性是我们内心甚深的本质,也是我们所寻找的真理,体悟心性则是了解生死的钥匙。

    在意识深处,我们都知道,凡人终将一死。既然我们不能成为像神一样的化身,那我们越拖延对死亡的正视,越忽视它,恐惧和不安的阴影就越会萦绕脑际。我们越想逃避那种恐惧,它就变得越可怕。与其这样,我们还不如早点了解死亡,了解生命的无常,不再去做长生不老的白日梦,安然的活在当下,好好的活在当下,因为我们这一生真正拥有的只有“当下”,此时此地。不要等到自己年华老去,濒临死亡的时候,却显得手足无措。

    要想活的时候好好活,死的时候安详的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修心,把心带回家
    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要修心,养性,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禅坐。通俗一点,就是打坐。学习禅坐,是你这辈子所能给自己最大的礼物。唯有通过禅定,你才能踏上发掘真性的旅程,找到你想活得好,死的安详所需的定力和信心。禅定是通往证悟之路。禅坐是超越文化、宗教藩篱的法门,任何人,何时何地都可以做。很多心灵类书籍中,都讲到禅坐,并有详细介绍禅坐的方法。禅坐就是为了唤醒天空般的心性,让我们认识自己的真面目,把心静下来,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中,逐渐把它带回家,然后放下,放松。一旦我们的心静下来了,我们的洞见也就清晰了。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它总结了禅坐中的心境:“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这就像水如果不加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的”。

    因此要想活得明白自在,就要保持平静的心,慈悲的心,怜悯的心。无论你生起怎样的念头,思想和情绪,请不要在意,让它们像大海的波浪一样自然的生起和消退,不要去想思想,而是要让它们流过心,不在心中留下任何痕迹,让你的心始终保持空性。当过去的思想过去了,而未来的思想尚未生起时,你将发现当中有空隙,本觉或心性就在其中显露出来。禅坐的目的就是让思想缓慢下来,让这个空间间隙越来越明显。那么,你就越能体验到它所带给你的喜悦、清明、宁静和安详!当你把禅修带给你的智慧、洞察力、慈悲、幽默、柔软、旷达和自在带回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自己,不再我执,不再恐惧,不再害怕,真正做到禅宗名言所说“当我吃饭时,我就吃饭;当我睡觉时,我就睡觉”。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全然当下,绝不可以让自我的分心阻止你清醒。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心情就会很舒畅,好心情自然会带来好运气,好身体!因为,当你的心情很好时,你身上的细胞也比较愉快;反之,当你的心情不好时,你的细胞也变得有毒。这说明,你整个人的健康情况跟你的心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禅修应该作为我们一辈子的修行功课。

    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用爱和慈悲对临终者表达无条件的爱,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缓和痛苦,让他们在安详中走向死亡

    临终者最需要的是对他表达无条件的爱,越多越好。爱和慈悲是照顾临终者最好最直接的方法。慈悲不只是对受苦者表达怜悯或关怀,不只是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痛苦,更是一种持续和实际的决心,愿意尽一切可能来帮助他们缓和痛苦。在西藏,大悲观世音菩萨的雕像通常是千眼千手,千眼是用来看宇宙各个角落的痛苦,千手是用来伸到宇宙各个角落提供帮助。所以,一个临终关怀者要用慈悲广大无边的力量去实践爱和慈悲,去不断为临终者修慈悲,并因而启发他们修慈悲,那你可能就不只是在精神上治疗他们,而是在肉体上也在治疗他们。就像书中所说:慈悲是一颗如意宝珠,它的疗效的光芒射向四面八方。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书中,还讲到很多为临终者所修的施受法,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从这本书中,我们要学会正确看待生死,给予临终者以关怀,让他们觉得,你的出现所带来的力量,安详和深度的慈悲关怀,可以帮助临终者唤醒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告诫人们: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死亡的时候安详的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要好好活,死要安详死——《西藏生死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hq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