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词的结尾是全词感情的高潮,也是全篇的警策。开头说“春寒退”,暗示夏之将至;到此又说“春去也”,明点春之即归。两者从时间上或许尚有些距离,而从词人心理上则是无甚差别的。盖四序代谢,功成者退,春至极盛时,敏感的词人便知其将被取代了。词人从眼前想到往昔,又从往昔想到今后,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测,一种巨大的痛苦在噬啮他的心灵,因此不禁发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呼喊。这不仅是说自然界的春天正在逝去,同时也在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将一去不复返了。“飞红”句颇似从杜甫《曲江对酒》诗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化来,然其以海喻愁,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从全篇来讲,这一结句也极有力。近人夏闰庵(孙桐)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所谓警句也。”(俞陛云《宋词选释》引)忧愁有如浩瀚的大海,少游谪恨之深之厂,可以想见了。
总之,此词写昔是为了衬今,春深是为了衬春去,点染艳情是为了突出政治理想的破灭,最终落在一个无边无际的愁字上。全篇自然浑成,哀感顽艳,有一唱三叹之妙。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徐培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