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咳嗽有一段时间了,家里都是以咳嗽来对待,以此给他吃咳嗽药。正好是2019年假期,带他到朋友家小住,哄孩子入睡后夜谈得很晚。看着孩子安然的熟睡,也就安心的睡下了。到了凌晨三点多时,他忽然大哭起来,各种方法哄都不行。朋友夫妇也被吵醒,过来关切的问到底怎么了,我和老婆只答他咳嗽。他倆说,听孩子哭的声音,一定是脖子不舒服,有痰或者是发炎很厉害了,需要把口打开看一看。我们都没弄过啊,让他一张嘴就哭,根本下不了手。朋友老婆一看急了,上来哄着孩子,非常麻利的就翘开了他的嘴,一看吓坏了,说嘴里扁桃体的位置都已经开始出现脓包了,这个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症状了。需要上抗生素快速消炎,然后一阵忙乎,从自家药箱里拿出了几种小孩常用药给孩子喂下。慢慢的,孩子有些平复。
等孩子睡下,朋友老婆开始给我和老婆上课了,说你们这样怎么当的父母,孩子这样就完全是父母不注意拖出来的,如果发现的及时,完全没必要给他抗生素,他也不会那么难受。你们两个得自己好好反思,说自家孩子每天刷牙的时候,都要让她张嘴看看,有没有红肿啊,问问有没有什么疼的地方,这样平常就能发现孩子的问题,赶早治疗,病情能控制在萌芽状态。一是可以让孩子少吃药,二是能最大程度减少孩子的痛苦。
其实,在弄孩子的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我脑子里想的,是妈妈怎么没有那么做,妈妈的职责好像没有履行到位。然后想到,从家里出来之前是老人在带孩子吃药,岳母也是一位老护士长了,怎么那么有经验的人,不会帮忙看看孩子的喉咙?总之,一切的想法在第一时间都是指向了他人,而不是自己身上。把这些转投到自己身上,是因为上面朋友跟我们唠叨的那一堆之后。
孩子安静之后,躺在床上,就回忆刚才的整个过程。觉得自己好自私。细想,这是人的天性使然,一切坏的东西,人的第一反应是不会首先往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合理的把可能的原因归结到他人,对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安慰,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错,心就安了很多。但如果持续是这样的处理方式,对于个人的结局可能就是永远在原地打转,永远在一个状态上。
反思,是我们走出自我合理归因的途径。
我们一谈到反思,就会想到要有很多很多对自己的批判,其实从这件小事看,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重新去看自己在事件发生时,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一步一步的推演下来,看见自己的思考过程。
一旦我们能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很容易就能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哪些是自己人为合理化的,哪些是错误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哪些是我们自己进行了理性思考的?如此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下去,看见思考的步骤,思考思考的思考,我们的大脑就得到了更有效的训练,更高级的训练。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这就是在刻意训练我们的:
元认知能力。
起初,对元认知能力是没有概念的。仅仅这么一件小事,转换了一个视角,把元认知对应为自己看见思考的过程,忽然就理解了元认知真的不是那么难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