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逆熵增成长群后,参加的第一次分享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以前觉得时间是无限的,现在觉得尤其珍贵。
可以说对时间的认知转变了,整个人就变了。比如,以前一天到晚刷视频没觉得什么,现在就觉得这浪费了太多时间;以前觉得下班后做家务、辅导娃作业,收拾收拾,就到了睡觉时间,现在还能挤出阅读、写作+运动的时间。
是的,对时间的态度转变了,就会有意无意的去寻找可以利用的时间。
当我每天这样践行的时候,也无意之中影响着孩子。我以前总会说她墨迹,每天各种催促,说的最多的就是“快点儿写,快点儿走,快要迟到了!”虽然我知道无济于事,但是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直到后来,我突然想到,我能通过对时间的认知转变,从而转变对生活的态度,从每天浪费大块的时间到挤出各种碎片时间,那是不是也可以让娃改变对时间的态度呢?
只有她意识到了,只有她心甘情愿的去做,才会摆脱拖拉、墨迹的坏习惯,于是在每天的生活学习中,我给她讲时间四象限,给她讲时间是有关联的,给她讲时间是有限的,给她讲时间是有计划的。而在每天的耳濡目染中,她的观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妈妈,我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呀!一转眼的功夫,我上二年级都一个月了!”
“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是时间,因为过去了就过去了,永远不可能回到昨天。”
“你觉得每天的预习和复习是哪种事情呢?阅读是哪种事情呢?”
“预习复习是重要紧急的事情,每天放学必须尽快完成的事情;阅读是重要不紧急的,一天两天不读书看不出来什么,但是长期不读书影响就很大。”
“那完成事情的先后顺序呢?”
“先完成重要紧急的,然后完成重要不紧急的,尽量不做不重要不紧急的,比如玩儿手机。”
“你掌握的很棒,那你知道什么是时间的有限性吗?”
“就是时间就这么多,干了这件事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了,比如我玩儿了一个小时,那这一个小时就不能用来写作业了。”
“时间的关联性呢?”
“比如早睡才能早起,晚开始就会晚结束。”
“那时间的计划性呢?”
“就是做一件事要安排先后顺序,要预计每件事花费的时间,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每天的聊天,就是将我学到的东西,转换成她可以听懂的语言,教给她。
也正是由于经常性的跟她探讨关于“时间”的问题,她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前一两个小时才能写完一张字(因为写着玩儿着),如今十几分钟就可以写完了。
我带着她列过几次计划,如今每天晚上回来可以用很少的时间完成布置的作业,也不用让我催催催了。
学习带来的不止是我个人的成长,还有整个家庭的成长,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自己进步的同时,影响更多的人读和写,影响更多的人带领自己的家庭一起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