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
文/吉祥花
一年来驻足一些文学群,朗诵群,每天与线上文友,诵友写啊读啊,为生活增添无限情趣。时间一长,许多群友不只满足于仅在线上探讨文学,隔空诵读,于是自发组织了线下聚会。他们因文、因诵而聚是属于“雅”事了。
生活中也有不少聚会,比如同学聚会、工友聚会、战友聚会等等,这些聚会皆因情而起,而文友、诵友的聚会因雅而起。在当今浮躁的年代,这些雅的聚会更显的“脱俗”,尤为可贵。
去年一年我属于学习状态,没有参加任何线下聚会,觉得自己还需要继续沉淀。在一个写作群,群主发起了聚会主题:“七天写一篇,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看企鹅。”仅一年多时间,将近上万人加入了这项活动,期间不乏来来走走的人,七年之后,坚持下来的就是精英了。但我没有加入这个群,因为群内倡导的写作目的直达财富,我自认为没有能力因写作而致富。我写作只追求能在闲暇之余怡情足矣。
聚会徘徊无数个文学群,有的为出书出名而建群,有的为赚流量赚钱而建群,有的发文凭交情而发,交情厚的连续发,交情薄的不催几次是不会发的,这些都尽显的雅中带俗。尽管他们也有聚会,我却不为之动心。但有一个写作群是让我倾心的。雨巷诗社是我加入最早的一个文学群。它对我的引力来自于“纯”。群主创办群的宗旨“纯”。雨巷诗社创立四年来旨“捧一杯闲茶,读一首闲诗,度我一闲身。”群主是这样倡导的也是这样躬身的,为喜爱文墨之友开辟一方净土,吸引了众多文友驻足雨巷共雅墨。蜗牛姐姐和马大姐的服务“纯”。蜗牛姐姐和马大姐抽身生活繁琐事务为文友开展每周同题习作和读书活动,她们作为一名群内成员甘愿不计个人辛劳,个人得失,任劳任怨,为文友打造了纯净的学习环境,使文友在一次次习作中、学习中得到了进步。文友的交流“纯”。雨巷诗社在群主的严格管理下,文友交流纯粹地以文会友,群内交流气氛和谐,活动秩序井然,身处雨巷如置身山水间,清新自然舒畅,怡然自得。群内举办的活动“纯”。一年来我参与了群内举办的几次活动,深切地感受到每次活动的纯粹,没有厚此薄彼,没有亲近疏远,也没有任何俗的参杂,只为学习,只为练习,只为提升。这种明朗的洁净,犹如世外桃源,让人恬静自然。置身雨巷如回家的感觉,自在舒适。我徘徊过的诸多文学群,没有一个如雨巷敞亮、自在。我始终不能与他们相融合,如一只离群的孤雁,寂寞影单,当我明白他们的世界不属于我,选择离开了,而不愿离开的只有雨巷。我想和雨巷久久相伴,长久相随,也更期望雨巷有聚会活动,我会毫不犹豫参加。和默默奉献的创始人万斌,和倾心服务的蜗牛姐姐与马大姐,和众多文友找一处风雅地欢聚,谈文弄墨,吟诗赋文。甚至情动之时,文墨高手做一篇《雨巷聚会赋》,岂不欣然。
聚会为之倾心的还有一个朗诵公益群,这是一个全国最大的朗诵公益平台。它的发展壮大也来自“纯”。平台的创办人郑伟老师四年来呕心沥血,每天坚持自己亲口传授跟读资料,不管多忙,工作多累从不间断,连自己结婚日也不失更。试想没有一种纯的境界、纯的精神支持,何以能持久?在这种纯的理念熏陶下,公益社群的诵友因诵成友而情深,由隔空诵读到线下聚会朗诵。我是个初学者,水平不够、境界不够,也就没有加入他们的聚会。
盘点古今“雅”的聚会,最让人向往的就是东晋的那次兰亭集会了。那次集会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而闻名,流传千古,《兰亭集序》也因纯雅的聚会而富有内涵。
兰亭集会,能源源流传,是它的纯粹性,雅得极致,谁能又说雨巷诗社的聚会不会像兰亭集会流传千古呢?而至少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因纯粹而可贵,至少在我的人生中是“经典”的聚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