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趣人生想法文艺调频
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作者: 俗然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4:21 被阅读40次

    冯唐有一篇文章叫《像狗子一样活去》,收在《活着活着就老了》这本书里。说他从小到大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是想当一阵小流氓,第二个是吃一段软饭,第三个是像狗子一样活去。我感兴趣的不是他的三个梦想,大概男人都有过这些想法,不足奇,印象深刻的是文章最后的一段话:

    我现在的生活充实而空洞。我不敢重读《月亮与六便士》,我不看高更的画。我翻陆游的《放翁词自序》:“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当下如五雷轰顶。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作家毛姆据保罗·高更的生平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一本小说。高更是法国的后印象派画家,后来厌倦文明社会,跑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上寻求存粹灵感,最后贫病交加,死在马克萨斯群岛。简单说,小说讲述了主人翁听从内心“月亮”的召唤,抛弃世俗“六便士”的故事。

    毛姆在第五十章写道:“有些人诞生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未得其所。机缘把他们随便抛掷到一个环境中,而他们却一直思念着一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坐落在何处的家乡。”

    依佛教里的轮回说,这些人该是记得自己前世的故乡,故而思念,空间的故乡相对容易回去。或者,这里说的是精神的故乡,为了要回到故乡,就看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又有多大的力量打碎世俗的枷锁了。

    也许,终应了海子《以梦为马》中说的那句话: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惫。一如黑塞在《荒原狼》里所说:

    我跟你一样,一样孤独,和你一样不能爱生活,不能爱人,不能爱我自己,我不能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对待别人和自己。世上总有几个这样的人,他们对生活要求很高,对自己的愚蠢和粗野又不甘心。

    第一次看高更画的《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是在蒋勋一本介绍西方美术史的书里。实话说,画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主要是隐喻或象征。记得书中有这一句评价:“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有人说真正的艺术家都是疯子,可能吧,疯子付出了咱们无法想象的代价。

    我想如果一辈子没见过月亮,不想月亮上的事情,只埋头赚取地球上的六便士,是不是会过的幸福一些。就像一个从小就被封闭在寺庙里修行的小沙弥,一辈子不见女色对其来说是幸福的。一旦看见了,不管是不是破戒,都太残忍,太不幸。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在阅女无数之后,忽然觉得了然无趣,幡然醒悟人生还有更高的追求,力脱六道,不愿再受轮回之苦,遁入空门。

    柏拉图说过一个有名的洞穴比喻,可用来照应陆游的诗。汩于世俗就像一直生活、奋斗在洞穴中,似有所作为,到老了才知道洞穴外阳光璀璨,可惜一辈子都耗在了洞穴里,但悔亦晚矣。话虽如此,可世界之大,离开洞穴的人也没几个。

    我想这个世界大概分为三种人,第一种人安住于洞穴里,压根不知道自己活在洞穴里。第二种人活在洞穴,望向洞穴外。第三种人走出洞穴。第一种人比较容易幸福,第二种人活得比较纠结,第三种人活得明白。

    于己而言,但愿再读到“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时,当下不至于如五雷轰顶就好。


    上一篇:往事只能回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_d061:人生只是一次体验,什么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一类人看不明白,第二类人也看不明白,第三类人活出了自己。
      • ad45902b5622:就看我们更想要怎样的生活
        ad45902b5622:@俗然 是啊,都有种不同的选择。
        俗然:@doctor二哈 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水抹微云:走出洞外决然不回头的人,需要多大的勇气。即便看了书的人,又有几个认同高更的追求?我们只能瑟缩在洞里,又向往着洞外的世界。
        俗然:@水抹微云 呵呵,蛮好滴

      本文标题:然渔歌菱唱,犹不能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oh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