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读书笔记,如下几个关键点值得再温习。
1.0到6岁孩子的认知特点,探索他们的焦虑和恐惧以及父母的养育要点
粘人的焦虑:在一起时对她用心陪伴;当孩子离开时允许孩子有短暂的分离。捉迷藏的游戏,蒙住脸是妈妈消失了,打开是妈妈回来,让她知道妈妈一定 会回来的信心。
1.5岁:
2岁:自我认知。有了自我意识。但是孩子认为自己的身体也像洋娃娃一样,是一个中空的容器,里面装着血液、食物、外面包裹着皮肤。这种认知到学龄前。所以孩子对瘪下去的毛绒玩具感到恐惧和伤心。三四岁的孩子很容易对割破手指之类的伤口大惊小怪,而一切具有黏连功能的比如创可贴,就成了他们格外心仪的礼物。
3岁以前:孩子抚弄生殖器,可以不干涉,或者用其他游戏吸引孩子转移注意力。3、4岁之后:告诉孩子这是很重要的器官,要格外小心的保护,除了爸妈和幼儿园老师、检查身体的医生,一定不能让别人触碰,孩子自己也不要在公开场合触摸,这样会没礼貌;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不去触碰别人身体的这些部位。
性教育:父母是孩子重要的性别认同的榜样,给孩子的性教育,不仅仅告诉孩子性知识,更少为了让孩子现在和未来都能喜欢和接纳自己的身体、性别和性别角色。所有孩子短时间没有真正理解,也不用担心,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孩子会慢慢明白事实真相。
2.如何应对孩子成长中的三大调整
如何吃饭:9个月后表现自己要吃饭,需要让孩子自己来。一般半个月左右会学会
排便:18个月。 知道排便这件事如何命名。鼓励孩子表达。孩子自己来主导,自己去坐便,而不是规定的时间,父母安排坐便。半年到一年才能完成。
控制自己:本能的攻击冲动,0到3岁,可以找一个其他的,比如用橡皮小猪作为她的攻击对象。慢慢逐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3岁后需要引导。
3.父母和家庭的爱如何让孩子成长:在孩子的本能冲突和社会规则间达到平衡
早期:母亲(主要看护人)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很重要。
三岁以前:孩子对父母的爱,会让孩子有自动行为。因为孩子做的好,父母会夸奖。
三岁后:孩子建立规则和约束,是孩子对父母爱的渴望,而不是对父母惩罚的恐惧。
唯有父母放下自己的成见,用谦虚的心来观察和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看到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养育变得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