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在南京图书馆,没有吃午饭,一口气把《朗读者》这本书读完了,读到最后,差点流眼泪。
读书读到眼眶湿润,真的是很少见的情形,看电影倒是经常流眼泪,可能有了音乐背景的烘托,人的情绪更容易被带入到当时的情境里。《朗读者》这本书,让我流泪的点不是男女主人公相爱无法相守、生离死别的那种痛楚,而是明明知道对方在乎自己却假装毫不在意,任由思念和愧疚的情绪纠缠得夜不能寐。
这本书并不是单纯讲述男女情爱的俗套爱情故事,爱情只是故事的主线,牵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是“二战”、“奥斯维辛”、“集中营”、“审判”等等,这些关键词决定了男女主角最终的命运走向,然而真正让我放不下这本书,忍不住一口气读完的诱惑在于女主汉娜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所作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选择。
那么,先来简单介绍下这本书的主要情节。
甜蜜恋爱
十五岁的中学生米夏爱上了三十六岁的公车售票员汉娜,在一次亲密接触后,汉娜对米夏表示了认可,他们没有正式交往,两人的关系更像是情人,彼此的朋友家人也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对年龄差二十一岁的情侣和普通情侣没什么区别,他们彼此相爱,一起约会、看电影、旅行,年龄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
如果说他们这对情侣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许就是每次约会,米夏都会为汉娜朗读,并非米夏想要以此取悦女友,只是这是汉娜提出的要求。虽然米夏不明白,但慢慢习惯之后,他似乎也爱上了朗读。
可是,一直有一件事困扰着米夏,他发现自己似乎从来不懂汉娜,他爱汉娜,很爱很爱,每次吵闹之后,他总是先服软道歉的那一个,因为他无法忍受离开汉娜的情景,然而,他对于汉娜似乎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气恼却也无可奈何。
后来有一天,汉娜突然消失不见,工作的地方找不到她,她的住处也不见她的身影,当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汉娜时,他才发现自己对汉娜知之甚少。这段无疾而终的恋情让米夏颓废了很久,而当米夏再次见到汉娜时,已经是七年后,地点是法庭。
法庭相见
那是一场审判纳粹分子帮凶的法庭现场,米夏作为法律系的学生旁听了这场审判,而汉娜则作为被告人坐在了被告席上,她的身份是——纳粹集中营看守人。一群人围绕着这几名纳粹时期的女看守人进行了审判,他们指责这些人在集中营的所作所为,虽然她们并没有做什么伤害别人的举动,然而,作为集中营看守人,遵从纳粹分子的指令就是纳粹分子的帮凶。她们虽没有杀人,却因为没有救人而被指责有罪。
汉娜对她曾经做过集中营看守人以及选人送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事实不置可否,她坦率地承认了这些事,而对于为什么在避难的教堂失火后,不打开门,她的回答是,开门会造成秩序混乱,而那种情形她是无法掌控的。当她在法庭上说这些时,似乎从不关心这些言论对她会造成不利局面,以至于后来那些同为看守人的“同事”一起攻击她,将所有的事情都推到她身上时,她也没有太多要辩解的。
法庭上的她,诚实地像是一个孩子,所有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全是她自己说的,至于激怒法官以及陪审人员,完全是因为她一点也不了解起诉书的内容,不了解该怎样为自己做辩护,哪些话可以让自己的罪行减轻一些。
令人疑惑的事实
当米夏为汉娜的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感到疑惑时,他回想起之前和汉娜在一起的种种情形,她从来不点菜,她总是让他朗读,她因为他给她留字条而大发雷霆,他发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秘密,汉娜似乎不识字。
也许这就是她离开那座城市的原因,离开前夕,她——一名小小的公车售票员,即将升职为司机时选择了辞职,她不想让自己不识字的事实被别人发现。
看到这里,似乎一切疑惑都得到了解答,汉娜曾经在二战期间的西门子公司即将升职的前期选择去做纳粹党集中营的一名看守人,在售票员可以转为司机的情况下选择了离开,在法庭上要对比字迹确定一项罪行时,她认了那桩罪。
难道承认自己不会读写竟然并失去生命还要难以接受吗?难道做文盲比做罪犯更丢脸?她竟然将内心的那点小小的自尊心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心上人在现场,所以倔强的不肯承认自己的无知?
汉娜毫无疑问是一个无畏的人,她不在乎加诸在自己身上的罪行,却无比地在乎自己的尊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她傻,而我也的确无法理解她的做法,而最让人心碎的事情是,米夏发现了她不会读写的事实,却不告诉法官,他用尊重汉娜的借口来安慰自己,实际上他是不敢面对也不愿意面对汉娜。
告别汉娜
汉娜最后被判了无期徒行,服刑期间,米夏给她寄去了许多朗读的磁带,汉娜服刑的十八年里,米夏陆续给她寄去了很多很多卷朗读的磁带,却惟独没有寄去只言片语的信,也从未探视过她。这期间,汉娜学会了识字,甚至还给米夏写信。
在服刑十八年后,汉娜因为表现良好可以提前出狱,这时,应监狱长的邀请,米夏第一次去探望汉娜,他发现记忆中优雅妩媚,身上总有着好闻的味道的汉娜变成了一个满头白发,身材臃肿,有着隐隐体臭的老人,米夏有些难以相信,甚至有一丝地嫌弃,汉娜捕捉到了这个讯息,但她什么也没说。
在出狱的那一天,米夏没有见到汉娜,她选择了自杀的方式离开了监狱,也永远地离开了米夏。或许他永远都不知道汉娜有多爱他,她跟着他朗读的音频识字,她在早先离开时仍然时时关注他的情况,将有关于他的报纸剪下,她从来不说爱,也从不袒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但谁能说汉娜不爱米夏呢。
那么孤独那么爱
汉娜的爱那么深沉,那么隐忍,那么克制,她用自己坚硬的外壳将自己的一颗真心包裹起来,虽然曾经每次吵架,她总是孤傲地表现着不在意,但实际上,她是那么在乎。只是她太善于伪装,伪装自己不识字的事实,伪装自己深陷爱情的泥淖,她不愿意直白地吐露心声,是因为她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骄傲、自己的小情绪。
而这,正是我感动流泪的原因,太过于克制隐忍的爱情显得那么卑微,那么悲哀,那么让人心碎。
汉娜嘴硬心软,从不愿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她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冷漠感,书本中从来没提到过她的朋友及家人,除了米夏,她一无所有。她是那么地孤独寂寞,她以为米夏可以理解她,然而,没有一个人理解她。
在法庭上,她假装自己识字而承担一份不属于自己的罪责时,除了隐藏自己“文盲”的事实之外,或许也有一丝为自己曾为纳粹党服务过而想要赎罪的心思,不然她也不会在狱中大量阅读揭露纳粹党罪行的书籍,她的余生在承担着自己曾经隐瞒“文盲”事实而带来的不良后果,也在慢慢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赎罪。
反观米夏,作为战后一代,他有理由痛恨曾经的纳粹帮凶,可是作为汉娜曾经的“小男友”,他没能及时向法官提出可以减轻汉娜罪行的证据,明知可为而不为,这样的他,余生都生活在对汉娜的愧疚中,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说背叛一名罪犯让我罪孽深重,爱上一名罪犯却使我罪责难逃”。
汉娜和米夏,究竟谁该为自己犯下的错赎罪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