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德与才哪个重要

德与才哪个重要

作者: 水如天如水 | 来源:发表于2023-08-01 10:12 被阅读0次

战国时期,晋国的智宣子老了,决定让儿子瑶做继承人。他的弟弟智果反对说:“瑶长得风流倜傥,善于驾车,武艺高强,能言善辩,但极不仁慈。这样的人做继承人一定会败坏家业,不如让他的弟弟宵来做继承人。他是个品德高尚的人。”

智宣子却不以为然,他对智果说:“治理国家难道只有品德就行了吗?”

智果看智宣子不听劝告,于是和智宣子分了家。后来的事实证明,智果的眼光是非常独到的,晋国果然被韩、赵、魏三国分割了。

另一个大臣赵简子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是应该立大儿子伯鲁还是立小儿子无恤呢?

赵简子想出一个考察的办法,他把家训写在竹简上,把它们交给两个儿子,吩咐道:“把他们记在心里。”

过了三年,赵简子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让他们背诵家训。大儿子伯鲁支支吾吾背不出来,向他要竹简,他早就不知扔到什么地方去了。

再问小儿子无恤,无恤却能把家训倒背如流,问他竹简在哪里,无恤从衣袖里拿出竹简。原来这三年,他无时无刻都把竹简放在自己的身边。

赵简子于是立无恤为自己的继承人。

在立继承人的问题上,智宣子和赵简子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智宣子更看重才能,而赵简子更看重品行。

事实证明,赵简子棋高一着。赵无恤继承位子之后,在政治上也颇有作为。他曾跟随智瑶攻打郑国,战争间隙,智瑶请赵无恤喝酒,赵无恤以军务在身加不拒绝,智瑶竟让手下强灌他喝下去。赵无恤竟然毫不反抗。

后来智瑶联合魏桓子和韩康子攻打他,危急时刻,他对魏桓子和韩康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他们临阵倒戈,一起反抗智瑶。结果韩赵魏三家联合打败智瑶,把晋国一分为三,从而奠定了赵国的基础。

水如天曰:赵简子无疑比智宣子更高明。他的接班人无恤没有辜负他的希望。然而赵无恤真的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吗?不见得!

 

首先他的行为就极为可疑,一个竹简他保存了三年,而且随时带在身边,没有心计如何能做的到呢?后来掌权之后,为他扩充势力,他竟然安排厨师用铜勺打死了自己的姐夫和他的随从,并发兵夺下了代国。致使他的姐姐悲痛自杀。所谓无毒不丈夫,这里哪里能看到他的仁慈呢?

 

然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就是评价一个人的标准吧!杀一人是罪犯,杀一万人那就是英雄。让人毛骨悚然。

相关文章

  • “德”和“才”哪个更重要?

    “德”和“才”哪个更重要?如果在今天之前自己会说:同等重要。 无意中发现,在古人眼中,“德”的重要性远胜于“才”,...

  • 论语宪问篇

    第三十二节:德与才,哪个更重要。 原文: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千里马的德行,不管多远,...

  • 10天|Day8 对领导的要求是德重于才

    文/西子 10天一本书,精读《活法》第八天,德与才哪个重要。 大四毕业那会,我接到顺丰总部的面试消息。心中充满希冀...

  • 才与德

    中国史籍浩如烟海,除二十四史,各种以史为核心的典籍多如牛毛,为何如此之多?大概是因为人类从来都把历史当做老师,对其...

  • 德与才

    我们都想找到德才兼备的人,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一方面德才兼备的人本身就少,另外一方面即使你找到了你的小天地也...

  • 德与才

    我们都想找到德才兼备的人,但是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现实,一方面德才兼备的人本身就少,另外一方面即使你找到了你的小天地也...

  • 德与才

    德者得也,有德者必定有得!才者材也,唯材者必然有用。一个人立足社会不是有才就是有德。二都兼备的人定当大用。...

  • 德与才

    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德若木之根,才若木之枝。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二者不可兼时,与其无德...

  • 德与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 德与才

    “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德才兼备才能成事。”既然自己在德才两方面都不足,就应该发奋学习,加强修养,以使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与才哪个重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vy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