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人读过拉丁美洲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吧?这部长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陈述,引起了全世界许多读者的共鸣,这一段陈述说: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我非常强烈地赞成这个观点,而且被这个观点深深地吸引与叹服,而且它让我陷入了沉思和一种莫名的悲戚感。
是啊,无论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去融入我们熟悉的社会,甚至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爱情,到最后我们的内心依然是孤独的。
那么,我想知道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在狂欢和聚会之后陷入孤独?还在爱情的缠绵之后陷入落寞呢?甚至于在聚会当中就被孤独摧毁,在爱情的港湾里就被孤独搁浅吗?
为了排遣这种孤独感,我们都本能地寻找群体和社会,寻找爱情。然而可悲的是,友谊和爱情并不能解决我们的孤独感,它就像我们的影子一样永远挥之不去。
我们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到底产生于何处?其根源是可知的吗?或者说可以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我们很少去探寻,或者说我们是当局者迷。
或许这种探讨能让孤独感减轻一些,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乐观。
孤独感的来源之一是我们个体对一切事物的认知的差异。
正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经历的差异,造成了我们每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认知与感情的千差万别。而这种差别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态度的冲突和差异,最后造成了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
孤独感的来源之二是我们的现实地位的落差。
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差异化很大,这包括世俗的职业地位,还有职业的等级,当然最直接地体现在我们的收入上,造成物质生活条件的差异。这些现实地位的落差,无疑会产生一种心理比较,而这种比较就会产生另一种孤独感。
这一点马尔克斯看得也非常透彻,他说:
“平庸将你的心灵烘干到没有一丝水分,然后荣光才会拨动你心灵最深处的弦。”
而这根弦,正是我们的孤独本身,这是个讽刺的说法,但无疑是正确的。
他又说:“往日的推心置腹已经一去不复返,同谋和交流变成敌意与缄默。”
原来最熟悉的朋友、同乡、同学甚至亲戚之间最终也变得无话可说了。
孤独感的来源之三是情感的差别。
这一点中所说的情感分为三类:亲情、友情和爱情。亲情当中确实会产生差别,中国有句老话叫“老的疼的小的”,其中意思不言而喻,家里如果有多个孩子,父母肯定会偏爱某一个孩子。反过来,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有差别的,这就造成一种孤独感。
友情当中,从小一起长大的一大群孩子,最终友谊的形成,也有差别,会对其中的某些人产生孤独感。
爱情在感情当中应该占第一位置,不说第三者,就双方而言,一方比另一方可能爱得更深沉,这产生的差异化,造就了各种各样的孤独。
爱情的差异非常具有戏剧性,作家张小娴在其作品中说: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他说:你会找到一个比我更好的人,你微笑说:但我不会再对人这么好了。”
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孤独感其实都来自我们的欲望或者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底的梦想,或者说我们是带着梦想出生的,无论你出身贫穷还是富贵,都无一例外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而大多数人往往无法实现这种梦想或者欲望,大多数人可以说是抱憾而终的。
这种情况,古代中外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最关键的是我们知道了真相,我们大多数人应该知道的真相。
柏拉图曾一针见血地说: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了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所压抑自己,人生的苦闷有二,一是欲望没有被满足,二是他得到了满足。
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尽量抛开这尘世的一切浮躁的牵绊,我们才会快乐幸福,才会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哪怕用宗教的劝诫也罢。
但千万不要试图躲开孤独,那只是徒劳,它并不会完全消失,并且它是我们脑子里诗意的来源之一,你应该拥抱它,和它和谐相处。
最后我们还是以《百年孤独》的一段经典语录结尾吧:
“无论走到哪里都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