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了两页图书的截屏,关于阅读重要性的。今天早上发现引起了热议,到现在热度仍未消减。有同事朋友在下边留言,提出: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可是如何选择阅读的书籍呢?哪些书籍既能增长见识,又能提升文学素养呢?
这样的问题,我真的是无从回答。因为,在我看来,没有哪一类书的效果是能如此立竿见影的。就我个人而言,目前我所具备的浅薄的文学素养,真的不是由某一本乃至某一类书来决定的。
趁着孩子这会儿在上特长课,我来回溯一下自己的阅读史。
据说我三岁的时候,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教我背唐诗。应该是最初的启蒙吧。
我印象中自己最初的少儿读物,应该是那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期刊。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家里边有大量的报刊杂志。报纸我看的不多,期刊倒是挺喜欢。诸如来自父亲订阅的《故事会》、《小小说选刊》等,还有母亲单位下发的《妇女生活》、《知音》等。我那会儿处于饥不择食的状态,所以抓到什么就看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开始学会了鉴别。在这些期刊中,我最喜欢的应该是《小小说选刊》,一直到中学时期直至现在,我还没有改变对它的喜爱。
看到我爱读书,父亲也挺高兴。所以每次去镇上办事,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买一两本书带回来,有时也会带我到镇上,让我自己挑选。我挑的大部分是童话类的书籍,像《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都是那段时间买的。
那会儿书店较少,我们买到的应该都是正版书。父亲那会儿薪水微薄,但买书的热情从未消减,不管是给我买的书,还是他自己阅读的书籍。我记得当时家里的书柜上还有一本《傅雷家书》,当时我也翻了,但看不懂,就弃掉了。
印象比较深的是四年级的时候,家里多了一本《前后汉故事新编》。想不起来这本书是从哪儿来的,我拿到手的时候好像封面已经没了。从目前的分类来看,它应该属于通俗历史类。这本书采用的是半文言半白话的形式,但故事情节还是比较吸引人的,所以我就囫囵吞枣地看完了,那会儿家里好像没有其他的书,就一遍一遍地翻。也就在这一年,父亲又买了一本《水浒传》,也是那种文言文类型的。不知道他是买来自己阅读的呢,还是为我而买,但我就爱不释手地读了十几遍。这十几年的阅读,也没让我能记住108名好汉的名字,但这对我最明显的影响,应该是在中学时代开始学文言文的时候,我可以不借助注释就可以说出文章大意了。
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书籍,忘了是几年级时看到的。名字很有意思--《跟我写》。这本书现在不知道遗失到哪儿了,但我还能记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没有结尾,而是把结尾巧妙地设置成一个悬念,让你自己来猜。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那种阅读体验真的是太奇妙了。我甚至还会把某些故事,设置成截然不同的两个结尾。后来想想,我那些不靠谱的想象力大概源于此吧。
总之,小学时代的阅读真的是杂然无序的。没有经过规范,也没有经过筛选。但这颗阅读的种子没有被父母扼杀,他们没有因为别人眼中的“闲书”对我的学习成绩没有帮助,而阻止我的阅读。这对我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