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史 —阅读,伴我行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永新
敬爱的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那换一句话说,是不是可以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呢?如果是这样,那也太可怕了吧,因为我的精神才刚刚发育呀!
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中有“人生三境界”之论,而我这浅淡的阅读史(精神发育史)是根本谈不上“境界”的,姑且称为“三个时期”——求学时期;求知时期;求路时期。
一:求学时期(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时期,总体来说,我的阅读是严重缺乏的。
我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赵集镇马营村新庄队。从这些一大串地名的堆积,可以看出地方之偏远、教育之薄弱、书籍之匮乏。
我认真、仔细的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回忆、搜寻——我小学阶段的阅读史。但是,很遗憾地发现,我的的确确实实是零阅读、零精神发育。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阅读除了课本以外的连环画、小人书啦。但,在我记忆力,就连这些都很少有机会看,更不至于说现在还记得书名、内容和与这些书籍发生的“故事”呢!
饥饿的小学时期已经过去了,迎来的还是依旧饥饿的初中。我是在距离我家比较远的镇上上初中的,六、七年级每天早上上学、晚上回家。记得这段时期几乎是没有阅读课外书籍的。八、九年级好像才住校。现在停笔细细想想,这个阶段我的阅读史里好像只有学习报、教师用书和心灵鸡汤啦!
学习报,是当时学校让购买的。当时它的内容排版是以“知识+习题”为主,只有在正面板块(第一、四板块)才有少的可怜的阅读——小作文。(和我们现在的小学生阅读报有质的区别)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是我仿照上面的小作文—神笔马良,写了一篇想象作文,结果被语文老师当成优秀作文,在班内口头夸奖和点评。毫不夸张的说,当时我在班里是一名中等偏下的学生。既没有学困生的特殊待遇——老师的“特别关照”,也没有优秀生独特的优越感——老师口中的榜样。也就是说,我在班里很少有存在感。因此,对于这次的夸奖,我记得特别清楚。现在的我去评价这件事,这件事可能对我产生了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我只记得当时我更加刻意的阅读学习报,至于更深远的影响,我想应该没有了吧。
教师用书,当时数学老师和生物老师常常有事,没办法来上课,就让一些学生上台讲课,再后来就只有我一个人当这小老师了。那教师用书、教学参考等资料也自然而然的都在我一个人这里。当时的我为了能讲出东西,只有仔细的阅读教师用书等资料。而这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自己心里有“高人一等”的感觉。除此,阅读教师用书等参考资料,也丰富了我的视野,让我知晓了“假函数”“虚数”“实数”(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也让我知道“哺乳动物的复杂”“昆虫的庞大”……可能阅读教师用书等资料,与我的精神发育史、阅读史没有什么重要的关联甚至影响。但是现在的我回想起来,我感觉到这的的确确影响到了我以后的职业选择和对教辅资料的使用。
心灵鸡汤,初中时期七八年级,可以稍微自豪一点说,我基本上每次考试都是班内的娇娇者吧。但,我可能受家境贫穷的影响,也可能从小养成的自卑,也可能受青春期的影响吧,我那时性格挺内向的。好的事、坏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事情,从不和人分享,也从不和人交流。
现在清晰的记得,当时自己每一次考试失利后,都会借、买一些鸡汤类的书籍来自我安慰和激励。甚至到后来,班内的“竞争对手”一看见我在看“鸡汤”都知道我考试失利了,也不问我考了多少分了。同时,他也知道,接下来我会努力学习。
除此之外,在初中这一时期,我还记得我阅读过“爱情类”的书籍。具体书的名字、书里的内容、情节、人物什么的,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我写过这样一句话,并且现在还在影响着我。
“以后一定要找一个爱我的,而不是我爱的。”
我想这应该是对我最大的影响吧。
高中,我是打擦边球进我们县最好的高中,我中招的分数距离录取分数线仅高出了12分。高一上学期分班时,我从平行班逆袭到淮高的“保送班”,分班的分数距离最好的“零班”只相差四分。而入班就被语文老师强制性地安排阅读一些名著,其实这些书在九年级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要求读过,因为这些书都是往年考试所涉及的,具体情况记得已经不太清楚了。但我能清晰地记得语文老师拿题,测试我们是否阅读以及阅读成果如何。结果测试的那节课并没有进行测试——因为几乎所有学生的试卷都是空白,而是对我们发了一顿火,并把这些名著全部都收回了。
后来,为了应付考试,我也只能借书、在书店里偷书看书。《论语》当时傻傻的啃读文言文版的,记得,当时为了翻译一些经典语句,不得不和同学进行分任务合作共读。也还记得,我们班的一位女生还用文言文写了一篇习作,受到老师的表扬。但同时也劝诫我们不要试图这样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我和高中时代好友的最爱。这两本书也都是从他那里借阅才有机会观看的,借阅的条件是帮他写二次读书感悟(当时语文老师要求一周写一篇读书感悟)。《骆驼祥子》、《茶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繁星·春水》、《呐喊》、《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等,这些我都读过,但是具体印象都不太清楚了。反正语文老师推荐的和要求读的名著很多很多,但我印象中只有这些。其中《平凡的世界》和《史记》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两本书,因为这两本书是我自己省下饭钱、犹豫了很久才购买的,而且自己也真正的喜欢。除此之外,还因为这两本书还是我在班内领着同学们一起共读和讨论的,并写了很长很长的读书感悟的书籍。只可惜,现在书和读书感悟都找不到了。
除了语文老师强制性要求读的名著之外,我高中时期还阅读了一些“花开不败”“破茧成蝶”之类的励志鸡汤,这些鸡汤陪伴和激励着我走完高中三年。记得很清楚,高三下学期的一模考试,我才考了496分。当时的我,感觉自己心都碎了,感觉到自己很迷茫、感觉到好累好累呀!夜自习过后,在操场上夜跑了几圈之后,回到寝室还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品赏他人的成功。现在回想,我还能清晰的记住里面几个感人的故事,他们求学的艰难、他们永不言弃的坚持。现在回想,对我的影响,可能有坚持方面的,可能有意志方面的……但是最直接的影响,应该是让我不甘于现状,让我想走出去,让我想获得更好的——我大学是在郑州师范学院上的,因为家境比较贫寒,而当时的分数报本科学费太高,不想家人太累,为我付出太多,也恰逢我在外地饭店打工,家人也不懂填志愿这些,于是我就偷偷地报了一个专科、郑州师范学院小学教育全科公费师范生。其实现在我挺后悔的,因为后来才发现我的分数完全可以以本科学历来上这个专业。没办法,但还好,幸好遇见了好老师给我指明方向,我又报考了自考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当时全班只有我一个人坚持报考提升学历。当然现在他们毕业之后,有部分同学也已经报考了河南省的一些自考、成考。阅读鸡汤,这或许是对我最大的影响吧。
二:求知时期(大学)
大学阶段,我的经历比较简单,大致可以分为“学生会”阶段和“家教”阶段。而我的阅读也主要集中在家教这一阶段。
在大一上学期,经历过学生会生活后,大一下学期,我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这样的生活,从此开始了我的家教生活。也正是由于家教,我不得不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精细化备课,一遍一遍的模拟准备。但后来不知不觉,就转变成呆在图书馆里看书了,而备课却成了我的业余。在此之间,我记得我看过三类书,历史类书籍,军事类书籍和心理学哲学类的书籍。
历史类的书籍,有《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高中时期略看,大学时期才真正上算看)、《万历十五年》、《人类简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大秦帝国》等。
军事类的书籍,有《图说长征》、《孙子兵法》、《二战史》、《海豹突击队》、《特战精英》等。
哲学和心理学类的书籍,有《哲学的贫困》《权利意识》、《性心理学》、《时间简史》、《感觉的分析》、《思想论》、《哲学的发展》、《心的分析》等。
大二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奖学金,我参加了省级举办的机器人比赛。因为,我是一个文科生,对于这些C语言、编程等不太了解。因此,又在老师的带领下简单学习了《C语言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我又在图书馆里,恶补了智能机器人、信息化、编程等相关知识。记得主要阅读的书籍有《C语言入门经典》、《C语言入门到精通》。
再后来,由于我们小学教育全科公费师范生的特殊性和教师资格证面试(面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电脑随机抽取一科当场试讲,体音美劳科德书法剪纸等自己选择一项展示)的原因,我们这一专业的实践课就特别的多,同时,我们也经常要参加一些公开课、录课和实战课,这样就不得不阅读和学习图书馆里一些教育教学设计之类的书籍。不夸张的说,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二楼最里面的第八、九个书架上的书——关于语文、数学教学设计类的书籍,我几乎都翻过,部分书籍还精读过,其中有《特级教师思想录》、《给教师的一百零一条建议》、《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与案例分析》、《小学语文名师阅读课堂实录》、《小学语文名师作文课堂实录》、《善用热情创造成功》......
期间,又由于我报考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我又精读了其中的教育类专门书籍—《中外教育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中外文学精读》、《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统计学》、《文艺概论》、《大学数学》、《小学创造教育》、《小学教学心理与设计》、《小学数学专题研究》。可以说,这些书籍,我是真真正正的比较透彻的进行阅读,因为为了每次考试能够一次性通过,就必须得把这些书籍学透、重难点背熟。记得,每次快考试的时候,我都是白天看书、听视频、记笔记、做试题,晚上就在考研室背教材上的重难点。一些考研的学长、学姐都问我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呀,怎么那么卖力,要和我组队学习考研。为此,我撕了书皮,有时还去校园的小路边去背书。但这也发生了“表扬”事件——被学校的校报、公众号公开表扬我“期末认真备考”。
三:求路时期(一线教学)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毕业后,顺利地回到我的家乡,为家乡的教育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在学校里,我很快获得校长的重视和重用。同时,在中心校举办的一次公开课上,我也获得了中心校和教研主任的重视和培养,并在简俊颖简老师的带领下,研读了《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教学大纲);共读共写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窦桂梅校长的《玫瑰与教育》、王晓春教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问题学生诊疗手册》、顾明远顾老的《名师最有效的沟通艺术—让学生主动说心里话》。其中,《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教学大纲)以自主学习研讨为主,团队共同讨论、外出学习、聆听教研室林主任的分享报告为辅,到目前还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在团队的带领下,一天学习交流一条建议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感悟;窦桂梅校长的《玫瑰与教育》是我选读的,用了三周左右学习并写了五六篇教育读后感;王晓春教授《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我是自我研读的,并写了一篇演讲稿《向智慧型教师进军》和一篇论文《小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因与解决策略》。
同时由于我担任班主任的工作,我又不得不阅读一些班主任的专门书籍:《班主任必备的300个精彩教育故事品读》、《优秀班主任智慧200则》、《中小学班级常规管理》。
也由于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中也刻意加强了对孩子们阅读的推广。每天的早读除了大声读课文,也在7:45-7:50左右开展新教育晨诵课;每日中午12:00-12:35是孩子们在小图书馆自由阅读时间;12:35-12:50是孩子们七嘴八舌自己讨论交流分享时间;13:40-14:20是我们师生共读时间;14:20-14:50是孩子们查字典、摘抄、填写阅读记录卡以及练字时间。(这是今年疫情开学后逐步调整修正的时间。)每周一第四节课(其实就15-20分钟)是讲绘本故事的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是故事大会(小组合作表演、小组合作讲故事、个人编故事)和学生阅读等级评定、汇报。(这些活动都是经过近一年的时间逐步形成的)在此期间,我和孩子们共读了《小鹿斑比》、《木偶奇遇记》、《安徒生童话》、《小王子》;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了《格林童话》、《猫和老鼠》、《海底世界》、《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男生喜欢问我里面的内容情节,我被迫又大致了解一遍)《七龙珠》、《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绘本类的阅读是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阅读的(PPT),其中自我感觉学的比较透彻的有《幸福的种子》、《我们形影不离》、《我为什么快乐》、《我有友情要出售》、《我好快乐》、《捉迷藏》《猜猜我有多爱你》.....
学校里又订阅了《人民教育》、《河南教育》、《小学语文》、《小学教学》这四大教育杂志,我根据窦桂梅老师在《玫瑰与教育》文中的指引,又逐步地接触这些教育前沿的理论,并书写了三篇阅读感悟。
在漫长的寒假里,由于个人特别喜爱魏书生老师,我又拜读了魏书生系列专辑(学校图书馆里的书)《魏书生谈课堂教学》、《魏书生谈学习指导》、《魏书生谈班主任工作》、《魏书生谈教书育人》;学习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上下)》、窦桂梅老师的《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上下)》、张康桥老师的《上好小学语文课(上下)》。现在正在参加刘广文老师主讲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并在刘广文刘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共读研读学习。
我的阅读史、我的精神发育史,总体来说是这样的情况。虽然起步比较晚,但还好“在路上”。同时,我也很幸运在刚刚开始的教学生涯里就能够遇到良师,并参加了新教育,成为新教育的种子教师和喜阅教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勤勉不辍,与书为伴,以师为友,为与学生一起过一种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