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这本书之前,我试着回答了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写了1000字后,最终概括成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成全人的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教育,是培养高素养的教育,是为社会国家发展服务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看上去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为什么大家却对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一书视为经典呢?等阅读完《教育的目的》的第一章,我貌似慢慢发现了怀特海思想的精妙之处。
一、“教育的目的”如是这般
怀特海是如何阐述教育的目的的呢?
书的封面上写着:“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自我发展”。书的第一章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很显然,怀特海的阐释里,是基于人的思考,也是基于人着眼未来又立足当下的思考。
怀特海做出如上的阐释,原因有三:一方面从智力发展的角度来说“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另一方面是从客观现实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对“呆滞的思想”(指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验证不具有普世性的知识)的危害做了批判。比如:年少平平长大却成功,是因为他们着眼于“他们之后将成为怎样的人”;一开始充满天才创造的学校,但过不了多久,就卖弄炫耀,墨守成规,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被呆滞的思想塞满了”;第三,人的大脑不是一个工具,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永恒活动着的。
我的回答和怀特海的阐释相比,我的回答里缺少对“专业”的推崇,可能更强调了“德性”,忽视了了推动人成长的内驱力培养。我很欣赏他提出的“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句话,这个“自我发展”里,定然包括德性的、智性的,甚至是多方面的自我发展。纵观古今,那些取得大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发展,确定目标,深耕一隅,最终走向卓越。要想获得好的发展,需要用“成长型思维”来看待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是发展中的人。
二、“教育的目的”如是抵达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的目的”,怀特海提出了怎样的方式呢?
他重点从如何避免“呆滞的思想”发生,就需要特别注意两条戒律:(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
他提出的这两条路径,第一条是从课程论来说的,教授内容要做到“少而精”,从数量上来规避那些“蜻蜓点水般教授一点皮毛”的误区。第二条路径是从教学论上来说的,他倡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利用所学知识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可以看出,怀特海非常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去加以运用,让学生能够“从头到尾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他提出“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的说法。这里的“理解”,需要从感情、身份、道理去多方位理解,而不仅仅是逻辑上的认识。用最近的一部热剧《狂飙》来说,相信很多人对高启强都恨不起来,因为观众对他有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他说:“我们想要的‘理解’,是坚定不移地对现在的理解。”所以,所有的教育需要聚焦当下,关注学生目前的心理和思想认知水平。
当然,他还提出了一条教育的金科玉律:“不管学生对你的课程有什么样的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在此时此刻被激发;不管你要加强学生的何种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此时此刻得到练习;不管你想怎样影响学生未来的精神世界,必须现在就去展示它。”他强调了任何时候的教育,需要和学生的当下发生深度联结,才能让教育起到作用。
不过,他还说:“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的相关的因素。”我们可以围绕这几条进行实践。
在实践中,我们如何去运用这些呢?我认为,从课程设置上,需要以“多姿多彩的生活”为主题开发课程,打破学学科壁垒,融通思考,切中学生生活实际,系统化进行设计;从教学方式上,需要提倡诸如“做中学”、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等学习方式,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是灵活的,是创新的,具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用引人入胜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当下学习服好务。在现行的教师队伍里,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教师的教学研讨、对学生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等等,为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