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预习作业
英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认为,所谓的教育的节奏,就是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寻找合适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实施相应的课程。怀特海将一个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浪漫阶段、精确阶段、综合阶段。人的心智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或者不同的阶段,一个学生倾向于想象还是记忆倾向于语言还是科学倾向于归纳还是演绎,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心智需求,从而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我们要实事求是的思考问题,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符合教育的节奏性特点。
怀特海划分的三个阶段是:第1阶段是从幼儿到12岁左右的浪漫阶段,这是一个直接的、感性的认识事物并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从12岁左右到18岁左右的精确阶段。学生的学习更为注重知识和精准的一面,学生的头脑更为关注,语言的语法体系,更为关注知识的结构条理,学生会逐渐形成一定的分析能力。第3阶段是从18岁左右到22岁左右的综合运用阶段,这一阶段,学习的宗旨又回到了浪漫主义,但是要基于各种知识和相关技巧的增益。
这样的三重节奏也在我们生命的各个阶段循环往复,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漩涡,增进我们自己对各门知识的学习。接下来我试着用怀特海的教育节奏理论去反照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历程。
一、浪漫时期的贫瘠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所受到教育和自身对于知识的吸收,并没有按着怀特海的理想三节奏发展。我们这批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童年时代的浪漫是很贫瘠的,虽然足够自由。在90年代的农村小学,家庭和学校都不重视阅读,也没有课外书可读,12岁之前的小学阶段整日以课本为中心。好在我喜欢读作文书,除了课本之外,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到处去借各种作文书。作文书以另一种方式,充实了我的生活,也开启了我的阅读之路。
童年时代浪漫的贫瘠也导致另一种发展方向,那就是青年期浪漫的延长。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到工作之后加入新网师之前,我的整个认知都处于直接感知状态,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但是对书籍以及周围世界的理解又缺少精准的概念分析,并没有很好的进入精确期。
二、过早进入精确期
从小学阶段我们就进了精确期,教师整日的灌输式教学,充斥我们的头脑,又消化不了。但是由于浪漫期不足,精确期只不过是对一系列苍白的事实无意义的阐述,所有的知识获得不是以我们自身发展为前提的。这段时间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学校机械传授的知识并没有形成我们的发展智能。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又较好的掌握了语言,学会了一些分析事情的方法。
三、遭遇新网师,从浪漫向精确过渡
真正意味着智力发展精确期的开始,是2019年秋季加入新网师。加入新网师,跟随大家的脚步学习,慢慢地体会到之前浪漫时期阅读不足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对教育理论书籍理解不够透彻,分析问题不够深入,总是浮于粗浅和单一。这一学期啃读教育学书籍难度之大,更是让我深刻感受到促进自己成长之迫切。浪漫期发展的不足,导致现在精确期的行走困难。
从自身经历去理解怀特海的教育节奏,发现我们生命的始终都贯穿着这样的三重奏。而因为现实教育大环境、自身学习等原因所造成的阶段匮乏,也必将影响我们之后的发展。人是主观能动性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既要通过学习弥补自己浪漫时期的不足,精确时期顺利发展,最终达到专业发展的综合运用时期,也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的节奏,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