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
《论语》学习第349天,15.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论语》学习第349天,15.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1-06-23 07:33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49天

原文阅读:

15.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译文讲解:

孔子说:“能够无所烦劳而使天下大治的人,大概就是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修养好自己,居位听政罢了。”

启发思考:

        一般认为,“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但这句话在先秦时代应该是很流行的,并不为道家所独有。

      不过,儒家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很大区别。道家的思想一贯主张要清静无为、清虚、虚己,反对道德修养,反对举贤任能,不主张礼治。孔子讲的这句“无为而治”,是指处于最高位置的领导人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让天下得到治理。

        虽然与老子、道家,讲的是同样四个字,同样的话意思却完全不同。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真的无为,什么也别管。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主,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庄子更极端,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天下大乱,都是你们这帮“圣人”折腾出来的。

        孔子说的不是道家意义上的无为而治,而是先正己身,使贤任能,以礼治国。儒家的无为而治,主要是强调要管住自己,别管别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都在于修身,在于管好自己。但是,由于修身的目的是平天下,所以是以平天下,以示范效应,以“絜矩之道”,以“模仿率”为标准的修身。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真无为,儒家的无为而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是强迫他人,而是影响带动他人。

      简单地说,道家的“无为而治”是说不要刻意为之,而是先了解大势所趋,然后顺其自然,以求水到渠成。孔子的“无为而治”强调道德,强调“恭己正南面”,就是说,端坐在面向南方的王位上,就有着修德与尽职的责任,需要知人善任,分层负责,而不是真正无所事事。正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因此,儒家和道家面对同样的文献经典,对同一个历史人物(比如大舜),他们的解释意图与方向也是不同的。

        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四》里说,“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意思是,王者只把心思放在寻找发现人才上,有贤人在位他就能够悠闲自在了,而不是忙于具体的政务。

        张居正讲,孔子为什么说无为而治的只有舜呢,因为前面的尧给他打下了完美的基础,而舜的手下,又有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一帮贤臣。所以他能无为而治,换个人,换个前提条件,就做不到了。     

        作为领导者,要想无为而治,需要做到两条:一是絜矩( xié jǔ)之道,率先垂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不惜代价培养人,手下人有所作为,领导者才能无为而治。张居正说:“善法舜者,尚于其敬德任贤求之。”就是说这两条。任贤,不仅是能发现、引进、任用,更重要的是把培养人作为自己最大的作为。这些主张,在现代管理学中,也依然是领导力的重要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349天,15.5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hbvyltx.html